Saturday, October 2, 2010

太陽系外發現人類第二個家 Gliese 581恆星 生命存活機會100%





天文學家發現迄今最像地球的一顆太陽系外行星,地心吸力和地球相若,可以在地上行走,而且不會太熱或太冷。率領天文小組發現這顆「超級地球」的天文學家宣稱,外星生命在這顆行星存在的機會是 100% 。《星島日報》報導,該行星位於恒星系統的「宜居帶」 (Goldilocks zone) 內。所謂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恒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個區域內,恒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有可以讓液態水形成海洋、湖泊及河流的條件。

這是天文科學家首次發現在太陽系之外,第一個可以支持生命存活的星球。因為它不會太熱、也不會太冷,而且有跟地球相近的地心引力,可以讓人類在其表面上走動。

這個類似地球行星是一個多岩石的星球,位於天秤座,環繞一個恒星運行,該處距離地球約 20 光年 ( 1 光年指光在真空中 1 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大約 94.6 千億公里) ,是迄今發現最像地球的星球。

它環繞的恒星名為 Gliese 581 ,是一個紅矮星系,系內迄今共發現 6 個行星。天文學家把這顆「超級地球」命名為 Gliese 581g 。

Gliese 581g 的質量是地球的 3.1 至 4.3 倍,直徑是 1.2 至 1.4 倍,地心吸力類似或略高於地球,意味太空人可以在其表面走動。與太陽系中的水星一樣, Gliese 581g 也被其恒星「鎖定」,也就是說這顆行星的一面幾乎永遠面對恒星,另一面則幾乎永遠背對恒星,因此,其表面溫差較大。研究人員推測,該行星的表面平均溫度由攝氏零下 12 度至零下 31 度之間,但最熱處可能高達攝式 71 度。

《文匯報》指出,率領天文學家小組發現 Gliese 581g 的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教授沃格特 (Steven Vogt) 認為,這顆行星的引力足以固定住大氣,表面具有很多岩石,也具備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

他說,由於科學家沒有花費多少工夫,就尋覓到那個星球,這讓他們非常驚訝,因為這意味外太空應該有很多類似的星球,而今次發現證明有太陽系外星球可能適宜人類居住。

沃格特稱:「個人認為,由於生命到處存在,加上生命具有可在任何合適地方繁殖的習性,本人敢說這顆行星有生命存在的機會是百分百。我對此點幾乎無所懷疑。」

美國天文學家追蹤這顆紅矮星已 11 年,他們用光譜儀以所謂的徑向速度法,偵測到那個行星。 發現這個「超級地球」的卡內基學會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等機構研究人員,是利用設在夏威夷的「凱克」天文望遠鏡,得出這個重大發現。

科學家估計,宇宙約有 2000 億顆恒星,其中 10-20% 會有一顆像地球大小和位處宜居帶的行星繞行,意味或有 400 億顆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學家剛於 3 個月前發現 Gliese 581 的另一顆不太宜居的行星,科學家說:「若稀有的話,我們不應如此快就近發現另一顆。」

天文學家歷來共發現近 500 顆太陽系以外行星,但條件都不適合生命存在,而單在 Gliese 581 恒星,至今已發現 6 顆圍繞其軌道運行的行星,以最新的 Gliese 581g 條件最近似地球,對科學家嘗試尋找外星生物邁出重要一步。

距離地球 20 光年的 Gliese 581 類似太陽系的太陽,發出光和熱力照暖圍繞其軌道運行的行星。 Gliese 581由德國天文學家威廉.格利澤發現,再以其名字命名為 581 號,其後發現的 5 顆行星,則分別加上英文字 b 至 f ,最新發現的行星順理成章為 Gliese 581g 。

在 b 至 f 的 5 顆行星中,其中 2 顆起初被認為宜居,但因它們分別位處宜居帶兩邊的邊緣,溫度十分極端,一顆太熱,一顆太冷,令天文學家失望而回。這次發現的 Gliese 581g 完全不同,它位處宜居帶中央,平均溫度可達攝氏零下 12 度,雖然寒冷但也屬生命可生存的溫度,各項環境條件也近似地球。

此外,《每日郵報》報導,部分物理學家相信,宇宙萬物將會繼續加速膨脹,形成科幻小說中的多重宇宙 (multiverse) ,這理論被稱為永久膨脹 (eternal inflation) ,但一批科學家提出異議,指物理學上永無止境的定律並不適用於宇宙,宇宙終有一天滅亡,有 50% 機會於未來 37 億年內出現。



Gliese 581g小資料
直徑:地球的1.2-1.4倍
質量:地球的3.1-4.3倍
平均表面溫度:介乎攝氏零下31度-零下12度
與地球距離:20光年或118萬億英里,光速1/10的火箭需飛行200年
圍繞Gliese 581恒星軌道的6顆行星之一
公轉周期:37個地球日
地心吸力:接近或稍高於地球
距離其恆星:約600萬英里
圍繞Gliese 581紅矮星運行,後者較太陽冷50倍,體積只有1/3太陽大
成分:岩石、液態水和大氣
資料來源:《每日郵報》/ 香港文匯報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