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May 31, 2011

遠超之前估計 月球含水量多百倍



科學界普遍相信月球是一顆佈滿沙塵的乾燥星體,但美國最新研究發現,月球地幔含水量可能遠超之前估計的 100倍以上。這發現可能要令科學界一直以來對月球形成的假設改寫。

跟地球地幔差不多
美國研究人員分析「阿波羅 17號」太空船 1972年由月球帶回來(圖)、屬於約於 37億年前形成的月球熔岩樣本,發現當中儲了水份,由此推斷,月球地幔的含水量是原先估計的 100多倍,跟地球地幔差不多。

這一方面進一步證實了地球與月球來自一源的理論,但同時跟科學界對月球形成方式的假設有出入。自 1970年代已有理論指,月球是地球於 45億年前遭殞石或行星撞擊後飛脫出來的部份,過程中的高溫令月球失去絕大部份水份。現在這理論或要改寫。

另外,美國太空總署( NASA)展示了將來可用於搭載四名太空人上火星的「多功能客艙」( MPCV)。它是美國洛歇.馬丁( Lockheed Martin)公司參考「獵戶座」( Orion)太空船設計,預料五年內可環繞地球飛行,最終展開探索火星之旅。

法新社/英國《每日郵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28&sec_id=15335&art_id=15292343&av_id=15293288

----------

新研究發現月球內部含水量豐富相當加勒比海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27日報道,科學家對阿波羅17號飛船帶回的月球沈積物進行分析發現,月球內部保存的水量,遠比我們以前認為的多。這項分析主要著眼於被封鎖在微小玻璃珠(結晶物)裡的火山材料囊,該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雜志裡。

該分析在這些珠子裡發現比以前的研究結果多10倍的水,這表明月球曾擁有一片加勒比海大小的水體。該發現還促使人們對月球是如何形成的理論產生質疑。近年進行的一系列研究只是適當地增加了月球上可能存在的總水量。這方面的主要理論認為,月表存在的大部分水都是通過冰彗星或含水隕石撞擊月球產生的。但是這一最新發現著重強調了月球內部到底存在多少水,從而暗示了它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是由什麼形成的。

2008年,卡內基學會、布朗大學和凱斯西保留地大學的一個科研組對『阿波羅』任務帶回的月球岩漿樣本裡發現的水物質進行了分析。他們在發表在《自然》雜志的論文裡說,這些樣本的含水量比他們認為的大約多10倍。然而他們研究的岩漿是在火山活動中的『火噴泉』裡形成的,在地球上的夏威夷能看到這種景象。現在該科研組又在這些珠子裡發現大量地質『時間囊』。

卡內基協會的地球化學家、這項研究的論文作者埃裡克·霍裡說:『現在我們正在做的,就是尋找被橄欖石這種固體結晶物禁錮住的「內含物」,即岩漿樣本。由於這些岩漿被困在結晶體裡面,在火山爆發期間它們的水分不會流失,因此這些融化的內含物的含水量仍同最初的岩漿的含水量一樣。』該科研組發現,這些月球岩漿球包含的水分,大約是以前的樣本的100倍,這意味著月球內部的含水量曾與地殼下面的含水量一樣。

通過2008年的研究,人們對月球是如何形成的觀點更加不統一。他們普遍認為,在地球形成過程中,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上它,巨大的撞擊力導致地球的一部分被撞飛,這些熔融材料最終形成了月球。但是這種假設中由撞擊產生的極高溫度會把水煮沸,因此月球是從相對較乾的環境開始的。雖然有大量證據支持這一理論,例如行星形成的電腦模擬和在地球及月球上發現的大量元素,但是霍裡博士稱,目前有些方面仍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他說:『這同我們發現的含水量並不相符。我認為 (撞擊理論)的觀點可能沒有錯,只是有關這個過程的一些物理學基本原理我們還不清楚。』

人民網

Sunday, May 29, 2011

20110525-9/10 關鍵時刻 - 黃沙底下失落的17座金字塔



http://youtu.be/QdbEeeofPpU



17座失落的金字塔在地底被找到了!高空衛星影像解祕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到了21世紀還是有許多失落的世界等著世人發現,不過現代版的印第安納瓊斯(Indiana Jones)用的器材可要高級許多:美國考古學家運用衛星紅外線影像,發現17座先前未曾發現的金字塔,除此以外還有1千多個墳墓以及3千多處聚落,相當驚人。

BBC於24日的報導指出,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帕克(Sarah Parcak)表示,他與研究團隊利用在高空700公里的衛星攝取影像,搜尋古遺址。這高空衛星相當強大,能以紅外線辨識地表以下的不同物質。

身為太空考古先驅的帕克表示,能夠開挖金字塔是每個考古學家的夢想,而初步的開挖也已證實他們在紅外線影像中所辨認出的金字塔確實存在;帕克打趣地表示,「印第安納瓊斯已經過時,我們已經超越哈里遜福特啦,不好意思。」(“Indiana Jones is old school, we've moved on from Indy, sorry Harrison Ford”)

帕克近日前往埃及薩卡拉市(Saqqara)開挖遺址,原先不相信地底藏有珍貴考古遺址的當地政府在結果出來後,也表示這可能是埃及最重要的考古遺跡之一。

帕克表示,這項研究結果顯示,人們目前的考古發現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僅僅觸及埋藏在地層表面的遺跡,還有許多被埋藏在尼羅河淤積內的古蹟尚未被人發現。

原文網址: http://www.nownews.com/2011/05/25/91-2715305.htm#ixzz1NmFLBmqO

最新大腳八影像(May 23, 2011)

Saturday, May 28, 2011

希特拉培訓狗講人話 納粹狗會說 Fü hrer



納粹德國推崇優生學,相信亞利安人最優秀。但不只人類,納粹德國原來更相信狗狗跟人類一樣聰明優秀,只要經過訓練,就可與人類說話溝通,於是特設狗隻學校,力求訓練出一支能曉人話、能讀能寫又「有教養」的狗戰隊,負起管束「劣等民族」的任務。據指一隻納粹「走狗」真的會「說」「 Mein Fü hrer!」(我的元首)──納粹魔頭希特拉( Adolf Hitler)的銜頭。

英國加的夫大學( Cardiff University)的邦德松博士( Dr. Jan Bondeson)在德國柏林發掘歷史資料,結果揭發了這個天馬行空的納粹計劃。他估計,納粹德國希望培育出「精英狗」,跟 SS黨衞軍並肩作戰,負起看守集中營的任務。

會寫詩 愛討論宗教
看得起狗,全因為希特拉愛狗。他飼養了兩隻德國狼狗,一隻叫 Blondi,一隻叫 Bella。 1945年納粹德軍在二戰潰敗,希特拉在地堡自殺前,就先殺 Blondi。要人狗共生死,他之前更一直希望培訓出一支狗戰隊,並大力支持成立「 ASRA動物說話學校」,訓練狗狗說話。

這間狗學校的學生,全由 SS黨衞軍從全德各地精挑細選出來受訓。據資料記載,狗學生中不乏「高材狗」。像萬能㹴 Rolf能用爪打拍子「說話」,每次拍打次數不同,以代表不同字母,傳達意思。牠不止通德語,更學習外語,又會寫詩,愛與人討論宗教,試過「反問」一名訪校的貴婦:「你能夠擺尾嗎?」另一條德國獵腸狗則以吠聲取代用狗爪打拍子。

另一「風頭躉」是德國指示犬 Don,據說牠真的能夠「說德語」,會咆哮說:「肚餓了!給我糕點。」終極納粹「走狗」則是一隻聽到人問「希特拉是誰」、就拍馬屁「說」「 Mein Fü hrer!」的狗。邦德松指, 1920年代德國湧現許多動物心理學家,相信狗的才智比得上人,能進行抽象思考和溝通。「納粹上台後,對他們的理論有興趣。因納粹認為人與大自然關係密切,優秀納粹應愛護動物。」諷刺的是,納粹卻視猶太人、吉卜賽人等人命如糞土。儘管納粹對這些「精英狗」期望甚殷,把牠們的才華說得天花亂墜,但沒證據證明牠們獲發任何任務。

英國《泰晤士報》


納粹德軍其他怪招

•印製偽鈔
召集一群猶太藝術家、印刷專家在集中營執行秘密任務,大量印製英鎊和美元偽鈔,圖減輕開支之餘,更藉以拖垮英美經濟,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偽鈔行動

•神力部隊
希特拉於 1938和 1943年派探險隊遠赴西藏,尋找日耳曼民族「祖先」亞特蘭蒂斯神族存在的證據和「地球軸心」,以打造可控制時間的超能力神族部隊

•超級大炮
希特拉下令建史上最巨型「古斯塔夫巨炮」,連運輸車重 1,344噸,高四層樓,炮膛直徑近 1米,能擊中 46公里外目標,要 500士兵才能搬動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26&sec_id=15335&art_id=15286696&av_id=15287445

新書踢爆:史太林策劃羅茲威爾 UFO



「羅茲威爾」( Roswell)這個名字,叫 UFO迷意往神馳,相信 1947年有飛碟墜毀在美國新墨西哥州這地方。但新書《 51區》( Area 51)引述當年涉事科學家,推翻外星人之說,指是前蘇聯意圖在美國掀起恐慌的奸計。

雅各布森( Annie Jacobsen)訪問多名當年在 51區政府秘密實驗場工作的科學家,指史太林( Josef Stalin)得知名著《星際戰爭》( War of the Worlds)改編成廣播劇、 1938年在美播出,惹美國人驚恐,加上二戰後從納粹德軍手上奪得單翼戰機 Horton Ho229,於是靈機一觸,找來用活人做實驗的納粹「死亡天使」門格利( Joseph Mengele),要他炮製「兒童大小的詭異飛行員」來唬嚇美國人。

史太林本來下令把裝着「外星人」的「飛碟」,由另一飛機遙控降落美國,但失事墜毀,美國政府發現,下令將事件保密。書中引述「知內情」的退休工程師指,外星人「看來是畸形兒童,頭異常大,眼睛過大形狀異常……其中兩個是植物人,被發現時仍生存」。

英國《每日電訊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15&sec_id=15335&art_id=15254917&av_id=15255277

Tuesday, May 17, 2011

美科學家嘗試與海豚交流 為與外星人溝通做準備







“野生海豚項目”計劃目的旨在嘗試實現和海豚交流。



(Jgospel 2011年2月17日)本月,美國宇航局所屬開普勒空間望遠鏡又發現了諸多遙遠的行星系統,再次提醒我們,像太陽系這樣足以孕育生命的搖籃,在宇宙中應當是普遍存在的。 那麼,如果有一天我們真的遇見了外星人,我們該如何和他們交談?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研究人員正在進行一項名為“野生海豚項目”的計劃,其目的旨在嘗試實現和海豚交流。

行為生物學家丹尼斯·赫岑(Denise Herzing)從大約20年前便開始在巴哈馬群島研究野生自然條件下的海豚。在這麼多年的研究過程中,她注意到有些海豚會主動靠近人類,這看上去似乎是一種好奇心。

“我們認為這很有趣,讓我們看看能不能更進一步呢?” 赫岑說。 “有許多研究和海豚交流的項目,尤其是在飼養情況下,用魚作為獎勵。但我們很少讓海豚來主動和我們溝通。”

海豚擁有體積較大,結構複雜的大腦,其與高級思維相關的部位尤其發達。它們擁有復雜的社交結構,組成聯盟,分擔責任並且顯示出不同的個性。如果你在它們的水池裡放進一面鏡子,它們能認出自己,這說明它們具備了自我意識。

經過訓練後的海豚具有驚人的語言學習能力。在夏威夷的海豚學院,路易斯·赫曼(Louis Herman)和他的小組運用姿勢和符號讓海豚掌握了數百個單詞。他們發現海豚能區分陳述和疑問,並能理解諸如“沒有”,“缺席”等概念,它們甚至能理解,單詞位置的改變會導致整個句子意思出現變化。總之,它們似乎理解語法的概念。

有研究甚至顯示海豚之間似乎擁有它們自己的語言。所有這些都和我們想像中的外星人非常相像。那麼何不藉此機會進行交流的練習呢?然而對於海豚的訓練而言,我們所做的,卻只是一味的試圖讓它們理解掌握我們所使用的語言,而不是尋找我們和海豚兩個物種之間的中間點。

而赫岑建立了一個開放式的交流框架,採用聲音、符號和道具來和海豚互動。訓練的目的是試圖建立起一種能被人類和海豚共享的初級語言,以便讓海豚和人類實現基本的相互交流,如向對方索要一個球或一條圍巾等。

在試驗中,潛水員潛入水中,並用一個水下大鍵盤發出聲音。其他在岸上的工作人員則會根據不同的按鍵音將不同的道具投入水中。除此之外,為了更好地讓海豚理解,這些按鍵音都採用了海豚能模仿的“口哨聲”。如果海豚想要索要一個玩具,它只要按下某個按鍵,或者吹出相應的口哨聲就可以。

赫岑的實驗是獨一無二的。在她之前從未有人嘗試過和野生海豚建立雙向的溝通關係。

“這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整個過程中她都沒有將自己強加給海豚們,”羅莉·馬里諾(Lori Marino)說。她是埃默里大學的生物學家,她和亨特學院的心理學家戴安娜·瑞斯(Diana Reiss)一起開創了海豚自我認知研究的領域。 “她在長期的工作中開創了一種與海豚的獨特關係,這些海豚完全是自由的。我想這將是未來海豚研究的方向。”

對於每一個步驟,研究人員都會和海豚一起練習大約半小時,整個課程一共約40小時。一直進行約3年的時間。她們已經將她們研究的情況寫成論文,發表在12月份的《宇航學報》(Acta Astronautica)。

赫岑團隊發現有6條海豚,都是年輕的雌性,對這一遊戲非常感興趣。每次遊戲一開始她們就會游過來參加。而相比之下,年輕的雄性海豚則顯得對社交不那麼感興趣,對人類的好奇心也沒有那麼強烈。對此,赫岑開玩笑的說:“這是在她們做媽媽之前難得的可以盡情玩耍的時間。”

不過,讓赫岑大吃一驚的是,來參加她的遊戲的母海豚竟然還帶來了幾頭寬吻海豚一起參加,要知道這是另一個海豚品種,這顯示了她們天生的好奇心。在自然界,海豚們會和其他種類的同伴進行交往,一起協調捕魚,甚至一起照顧幼兒。

赫岑認為實驗最成功的一部分就在於,每當實驗即將開始之前,你就會看到工作人員和海豚一起慢慢在一起游動著,相互之間模仿對方,並做著眼神交流,這一切顯得非常和睦。這是海豚表達對人類好感的一種方式。當對某人感興趣時,人類有時候也會有意無意和他人有眼神交流,甚至模仿對方的一舉一動。這或許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甚至全宇宙通行的表達好感的方式。

在我們夢想著有一天能和外星智能生物交流之前,我們應當首先嘗試和地球上最聰明的生物進行交流。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中,來自“尋找地外智慧生命”(SETI)機構的天文學家勞倫斯·多伊(Laurance Doyle)被這一研究的想法深深打動。

“從演講者的表達方式來看,我甚至覺得他想要宣布自己剛發現了一個地外文明的信號,” 多伊說。 “我們等待這一時刻已有多年,但我認為我們還沒準備好!你看,我們連和地球上的另外一種智慧文明都還無法交流。”

http://www.jgospel.net/news/tech/%E7%BE%8E%E7%A7%91%E5%AD%B8%E5%AE%B6%E5%98%97%E8%A9%A6%E8%88%87%E6%B5%B7%E8%B1%9A%E4%BA%A4%E6%B5%81-%E7%82%BA%E8%88%87%E5%A4%96%E6%98%9F%E4%BA%BA%E6%BA%9D%E9%80%9A%E5%81%9A%E6%BA%96%E5%82%99.c29742.aspx

植物界裡獨一無二:『地下蘭』在地下開花



地下蘭(Rhizanthella gardneri)


地下蘭(Rhizanthella gardneri)是個風格怪異而招人喜愛的蘭花品種。它一生都在地下生活,甚至在地下開花,這在植物界裡獨一無二。

它也是一種極度瀕危的植物品種,據信現在野外的地下蘭只剩下不到50株。科學家們及時對它的基因組加緊研究,得出了一些非凡的發現。

2010年,西澳大利亞大學的科學家使用放射性示蹤劑發現,這種蘭花通過寄生真菌與金雀花(西澳內陸地區的木本灌木)根部的配合,獲得所需要的所有營養。

地下蘭根本沒有綠色部分,完全不能進行光合作用,但它仍保有葉綠體,這裡是植物通常進行光合作用的地點。

『我們發現,與普通植物相比,它葉綠體基因的70%已經缺失,』該項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員、ARC植物能量生物學研究中心的艾蒂安·德萊尼博士說,『只有37個基因,這是所有已知植物葉綠體基因組中最少的。』

『我們已經知道,葉綠體基因組為除了光合作用以外的其他功能指定遺傳密碼。但在普通植物中,這些功能很難得到研究,』ARC中心主任小伊恩教授說,『而在地下蘭植株內,除對其寄生生活方式必要的部分,一切都被裁減了。』科學家發現它只保留構成4種關鍵蛋白質的一個葉綠體基因組,這就為研究提供了方便。

蘭花救援項目的馬克·布倫德雷特副教授將它稱為世界上最美麗、最奇特的標誌性蘭花之一。他說:『實地保護工作與先進的實驗室技術相結合,導致了對科學和保護都有影響的重大發現。基因組序列是非常寶貴的資源,它使我們能評估這種珍稀植物的遺傳多樣性。』

他一直與澳大利亞環境與自然保護部,以及西澳本土蘭花研究和保護小組的志願者尋找這些獨特的蘭花。『我們需要得到盡可能多的幫助。要知道,你得在灌木叢中手膝並用幾個小時,才有可能找到一株地下蘭!』

以色列科學家教電腦學"後悔" 提高預測能力



工程師正教電腦如何產生『悔意』,以提高它們的運行速度和預測能力。但這一想法也可能帶來類似《終結者》那樣的災難。《終結者》系列中,電腦在獲得自我意識後企圖消滅人類。

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教授依西恩·曼蘇爾領導的工程師小組正在教電腦如何產生『悔意』,以提高它們的運行速度和預測能力。目前,研究人員正在開發相關程序,可要求電腦嘗試做一些只會讓它們遭受挫敗的事情。通過了解希望的結果和無奈的現實之間的差異,電腦將學會『後悔』,進而想辦法進行預防。

借助於這種能力,未來的電腦犯同樣錯誤的幾率將降低,進而提高效率。通過考慮所有可能的結果,電腦也可對未來進行預測,判斷哪些事情最有可能發生。研究人員承認這種能力無法與科幻影片中呈現的人工智能相提並論。但在研制擁有人類情感的電腦道路上,他們已經邁出第一步。

這個電腦工程師小組由以色列特拉維夫大學布拉瓦特尼克計算機科學學院教授曼蘇爾領導。他開發的一種算法立基於機器學習能力,能夠將電腦程序可能經歷的憾事降至最低。這種算法將所處形勢考慮在內,讓電腦在運行過程中有效『學習』。曼蘇爾指出,完成這項任務後,所獲得的結果就好像你事先知道所有變量一樣。

『後悔』程序可提高電腦工作效率,幫助谷歌等企業改善廣告宣傳工具,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個搜索巨頭的工程師參與曼蘇爾的研究。曼蘇爾表示:『如果互聯網服務器和路由器能夠提前發現並評估所有相關變量,它們便可按照輕重緩急更有效地處理服務器資源請求、文件載入和網站訪問。』

曼蘇爾指出他的程序允許他們改變和影響電腦的實時決策。『它可以幫助電腦更快速地處理所有信息,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評估,例如在線拍賣網站是否會出現競價大戰?媒體網站是否會突然出現流量高峰?在線銷售的產品是否贏得消費者?』



科幻作品長久以來便預測稱,電腦將在未來的某一天感知人類的情感。《星際迷航:下一代》中的類人機器人Data被植入一個『情感芯片』,使其能夠感知人類的情感。當然了,曼蘇爾等人的研究成果也有黑暗的一面,出現類似《終結者》那樣的災難。在《終結者》系列中,電腦的人工智能達到一定程度後獲得自我意識,企圖消滅人類。

Monday, May 16, 2011

昆蟲長怪角 顛覆演化論



(法新社巴黎5日電) 今天刊登在「自然」期刊(Nature)的研究報告指出,角蟬頭上引人注目的突起物,其實是翼狀翅膀,經過2億年演化淘汰後,又重新長回來。

專家說,這項發現或許會震驚昆蟲學家,也挑戰昆蟲學部分根基。

地球上所有昆蟲胸部分成3節,每節都有2隻腳。大部分昆蟲目有2對翅膀,1對在胸部中節,1對在後節。

蒼蠅和蚊子只有在後節有1對翅膀,少數昆蟲,如大多數螞蟻,則完全沒有翅膀。

胸部第1節有翅膀的昆蟲,如今已不存在,不過牠們的先祖卻有。

研究主筆人、法國馬賽魯米尼生物發展機構(Development Biology Institute of Marseille-Luminy)的普魯道姆(Benjamin Prud'homme)說:「3億5000萬年前的原始昆蟲身體每節都有翅膀。我們不曉得是不是用來飛行,不過我們確實知道,從化石紀錄來看,這些翼狀結構存在於身體每節上。」

他說,經過了1億年,昆蟲胸部第1節和腹部翅膀完全消失。

不過5000多萬年後,角蟬發生了異變:胸部第1節出現看起來像翅膀的東西。

這些分岔的突起物,有些長得像角,有些像觸角,有些像被觸怒的螞蟻,有些則像動物糞便,五花八門。

專家長久以來認為這些所謂的「安全帽」,是昆蟲外部甲殼構造的延伸。

不過仔細觀察角蟬的生長後,普魯道姆和同事發現,這些突起物一開始長得像1對芽,附著在兩側,之後再長成翼狀物,期間還會合併。

演化通常被認為是單方向進行,不過這些翅膀,顯示演化有可能繞了1圈,重回起點。(譯者:中央社李威翰)

http://hk.news.yahoo.com/article/110506/8/o624.html

Sunday, May 15, 2011

揭開巨型魷魚死亡之謎


2003年,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工作人員用擔架搬運一具雌性巨型魷魚屍體。(圖片來源:Fernando Camino, Cover/Getty Images)


據美國國家地理網站報道,在大約10年前於西班牙沿岸發現巨型魷魚屍體時,科學家便懷疑來自船只的強大聲脈衝將這種動物推向死亡。現在,他們發現了相關證據,證明這一推測。根據一項新研究,人類活動產生的低頻聲波不僅影響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動物,同時也會影響魷魚以及其他頭足類動物。長久以來,科學家便認為包括鯨魚在內的海洋哺乳動物容易遭受聲脈衝影響。

揭開巨魷死亡之謎?

研究領導人、巴塞羅納加泰羅尼亞理工大學海洋聲學家米切爾·安德烈表示,研究發現顯示海洋中的噪音污染對海洋動物的影響程度超過此前預計。他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知道海洋中的噪音污染會嚴重影響海豚和鯨魚,它們利用天然聲納進行導航和捕獵。這項研究第一次發現噪音污染也讓無脊椎動物深受其害。無脊椎動物是一個規模更大的海洋動物種群,此前並未發現它們的生存也與聲音關系密切。』

21世紀初,人們在西班牙阿斯圖裡亞斯沿海發現巨型魷魚屍體。一些案例中,巨型魷魚屍體在當地船只使用氣槍產生低頻聲脈衝後不久出現,另有一些案例則涉及石油和天然氣鑽探作業。在對巨型魷魚屍體進行研究時,科學家發現它們的身體遭受嚴重損傷,套膜變成漿狀,觸須青腫,平衡器也遭到損害。這些充滿液體的器官位於魷魚眼後,幫助它們在水中保持平衡和位置。

海洋生物學家安格爾·古拉當時認為,勘探船產生的聲音污染對頭足類動物以及其他海洋動物的生存造成不利影響,但這一推測並未得到證實。這位西班牙海洋研究所的生物學家表示:『借助於這項研究,我們找到了證據,低頻聲波能夠給頭足類動物造成損傷。』古拉並沒有參與此項新研究,研究論文將刊登在《生態學與環境疆域》雜志上。

損傷隨時間加劇

研究過程中,研究小組對87只頭足類動物暴露在低頻聲波環境下受到的影響進行了分析。這87只頭足類動物屬於4個種群,分別是2種魷魚、1種章魚和1種烏賊。2小時內,這些頭足類動物一直暴露在聲音強度157至175分貝的噪音環境下,噪音頻率在50至400赫茲之間。安德烈在接受『國家地理新聞』采訪時表示,這種強度和頻率范圍在很多人類海上活動產生的噪音中較為普遍,例如軍方聲納測試或者測量海床下方物質特性的石油和天然氣勘探。

結束噪音暴露之後,科學家屠宰了這些動物,有些立即屠宰,有些則在96小時之後。噪音暴露後立即屠宰的動物出現平衡器損傷跡象。平衡器細胞的微小毛發狀結構消失,讓這些動物變成跛子。頭足類動物在水中游動時,微小毛發狀結構會發生彎曲,幫助它們保持平衡。96小時後屠宰的動物遭受的損傷更為嚴重,平衡器出現明顯大洞。

安德烈表示:『這是陸地哺乳動物和鳥類在急性噪音暴露後發生的典型過程。外部受損後又出現嚴重聲損傷,隨著時間的推移,損傷日益加重。』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受測的頭足類動物只微微移動身體,它們不再游動、進食或者交配。

第二組受測的頭足類動物共有大約100只,它們並未暴露在聲脈衝環境下,身體保持健康狀態,行為正常。分開前,兩組頭足類動物被放入同樣的玻璃缸,所有動物在測試前均行為正常,這也就排除了圈養或人工喂養導致受測頭足類動物出現機體損傷的可能性。

仍需進行更多研究

海洋研究所的古拉表示,雖然實驗中的頭足類動物體積遠遠小於巨型魷魚,但實驗發現能夠解釋巨型魷魚遭受的損傷。受測動物是巨型魷魚的理想『替身』,他沒有理由懷疑研究發現不適用於巨型魷魚。需要指出的是,受測動物與巨型魷魚遭受的損傷存在差異。古拉稱,10年前發現的巨型魷魚出現的損傷比受測動物更為明顯,說明它們受到多個聲音源影響,所承受的噪音強度也要超過實驗中的動物。

與受測的動物不同,巨型魷魚並不是受傷那麼簡單,而是丟掉性命。科學家表示,西班牙巨型魷魚遭受的命運說明,暴露在低頻聲波環境下可導致巨型魷魚走向死亡。古拉解釋說:『發現巨型魷魚屍體時,我們認為它們的死因可能有兩個,一個是聲波的直接影響,另一個是平衡器部分受損,導致魷魚無法辨別方向。失去方向感的巨型魷魚從深海游到海面,巨大的溫差導致它們送命。』

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的海洋動物學家邁克爾·韋基奧內表示目前仍無法確定具體死因。韋基奧內並沒有參與此項新研究。他指出:『雖然新研究發現了足夠證據,證明巨型魷魚的死因,但仍需要進行更多研究,纔能確定人類活動產生的噪音污染是否導致海洋動物普遍受到傷害。新研究發現的證據說明,古拉對巨型魷魚死因的推測可能是正確的。』

尋找外星人的天文望遠鏡矩陣被關閉



台灣醒報報道,尋找外星生物的計畫遭遇打擊!受到美國聯邦政府預算縮減的影響,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日前宣布,已正式關閉探測外星訊號的電波天文望遠鏡矩陣。

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由「尋找外星生物研究中心」所擁有,該中心資深天文學家修斯塔克(Seth Shostak)表示,因為經費用罄,全球唯一專門用來探測外星訊號的電波望遠鏡矩陣,已被迫於四月正式關閉。

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已運作了5年,除了每年開銷約150萬美元,還需要100萬美元接收分析資料。由於近來聯邦政府削減開支,導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財源受影響,而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贊助的經費也大為縮減。

修斯塔克表示,「即使了解在地球外的其他星球上,可能還有其他有智慧的生物,卻無法去尋找,這真是令人沮喪。」他說。

「尋找外星生物研究中心」的天文學家期盼,先藉由NASA克卜勒天文望遠鏡發現一些擁有生物居住條件的行星,再進一步利用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觀測,但關閉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後,導致天文學家的努力受挫。

目前,克卜勒天文望遠鏡已經鎖定銀河中50個生物可能居住的行星,但根據科學家進一步估計,其實銀河中至少有5億個這類的行星。

雖然其他電波望遠鏡矩陣,也能用來搜尋外星生物訊號,但只有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是日以繼夜用來探索外星訊號。

艾倫天文望遠鏡矩陣位於北加州,總造價5000萬美元,是以主要贊助者之一、微軟共同創辦人保倫艾倫(Paul Allen)為名,該矩陣是由42個直徑6米的碟狀無線電大耳朵所組成。


How will we ever find E.T. now? World's last radio telescope searching for aliens closed due to funding cuts


Read more: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382844/Allen-Telescope-Array-Worlds-alien-radio-telescope-closed-funding-cuts.html#ixzz1Lt22s0yd

Saturday, May 14, 2011

萬樹齊腰斬惹 UFO疑雲



UFO來襲了?!貴州省安順市前日遭冰雹侵襲,但當地佔地 1,500畝的林場發生怪事,上萬棵大樹被整齊的腰斬,並向同一方向傾倒。

林場長 300米、闊 50米,沿山而建,直徑 50厘米的松樹已被攔腰斬斷,樹梢全部指着同一方向,一排一排十分整齊,損失逾 1,200萬元人民幣。有目擊者稱,前晚冰雹、大雨來襲之時,天上突然出現五、六聲炸雷,接着持續有電光火閃,聲音與一般的雷不同,民眾都嚇得不敢外出。但氣象專家則稱大樹只是遭每小時 108公里以上的強風吹倒。

中新網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420&sec_id=15335&art_id=15184437&av_id=15184868

Friday, May 13, 2011

美國科學家:未來進攻地球的可能是合成生命



在新片《異形侵略戰》(World Invasion: Battle Los Angeles) 中,外星人也擁有黏糊糊的內臟,它們也會流血。在一些科學家眼裏,對地外生物的這種刻畫顯然不切實際。科學家認為,如果外星人以外太空訪客的身份造訪地球,或者以征服者的姿態入侵地球,到時候從天而降的可能不是外星生物,而是人工合成的生命或者說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電腦學教授邁克爾·戴耶表示:“如果外星人飛船在地球上降落,我敢打賭從飛船中走出來的傢伙有99.9999999%的可能性是合成生命。”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研究所資深天文學家塞斯·肖斯塔克表示:“我完全同意這種觀點,將來進攻我們的不可能是真正的生物,而是機器人。任何外星人在前往地球過程中,都要遭遇很多作為生物的我們在太空飛行時面臨的挑戰。”

戴耶認為,機器人將通過四條途徑取代人類或者其他生物。如果給予機器人足夠的時間,宇宙中的幾乎一切生命都將面臨被取代的命運。他說:“我相信我們將在幾百年內被智商遠超過我們的合成代理人取代。”

外星人支配世界的第一條途徑是通過人類對它們的“依賴”。隨著人類對機器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很多工作都由機器代勞,這種依賴終有一天會達到一個臨界點。到那個時候,擁有意識的智慧機器便會自行決定擺脫人類的束縛,從被支配者變成支配者。



第二條途徑正如影片《未來戰士》所呈現的那樣,機器人將通過一場新軍備競賽的方式最終取代人類。

機器人接管世界也可能無需採取暴力方式。基於我們對永生的渴望,科學家長久以來就認為,隨著相關技術發展,我們大腦的意識將轉移到合成媒介。戴耶認為這是將機器人送上統治地位的第三條途徑。

機器人採取的第四條途徑便是通過入侵其他星球。戴耶表示,太空旅行對生物來說難度太大,但機器人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第四條途徑的可能性更高。

Monday, May 9, 2011

俄夜空疑現藍色UFO被證實為火箭反光


上圖紅圈中為“UFO”開始划過夜空時,下圖為目擊者看到的藍色“極光”


藍色棍狀UFO實為俄軍方發射火箭的反光(上圖),一個火箭推進器與主體脫離時,夜空出現兩個物體反光(下圖)


中新網5月7日電 據英國媒體6日報道,俄羅斯居民近日拍攝的一組所謂“不明飛行物”、“外星飛船”的照片對外曝光,起初人們對夜空中散髮着藍光的奇特物體大感興趣,但後來被證實,這個物體其實是俄羅斯軍方發射火箭發出的光線。

據報道,在俄羅斯斯威爾德洛夫斯克州葉卡捷琳堡,有人拍到了一組神秘“外星飛船”的照片,從照片上看,這個長棍狀、渾身散髮藍色幽光的不明飛行物飛過夜空,還一度“變”成兩個,引發了天文愛好者的熱議。

其後經證實,這個不明飛行物其實是俄羅斯軍方所發射的火箭發出的光,在月光的照射下,與夜色相得益彰。

據悉,俄羅斯軍方發射的這枚“聯盟”(SOYUZ)號火箭搭載有軍事通訊衛星,划過烏拉爾山脈(Ural Mountains),給葉卡捷琳堡帶來一道絢爛的光。在火箭發射過程中,火箭推進器與主體脫落時,夜空“變魔術”般出現兩個發光的棍狀物體,更讓天文愛好者們着迷。

目擊者表示,這道光起先看起來很像“極光”,不過。通常“極光”在極圈內地區才會産生,而葉卡捷琳堡的位置偏南,因此不可能看到極光。

當地居民起先不知道這是由火箭發出的光,真以為有外星人造訪地球。

http://dailynews.sina.com/bg/news/int/sinacn/20110507/03182429923.html

Friday, May 6, 2011

是傳說中的「藍光計畫」還是聖母顯靈?(20/4)

傳聞美國有項「藍光計畫」,藉著製造重大災難,來建立世界新秩序,日前在非洲象牙海岸有成千上萬的人目睹天空出現聖母瑪利亞的身影,有人相信是神跡顯靈,也有人堅信是美國啟動了「藍光計畫」,藉由聖母像投影,來製造民心恐慌。

尖叫咆嘯,全因天空上頭出現了一個疑似聖母瑪利亞輪廓的光影清晰可見,光影忽明忽滅煞是詭異,這個不可思議的現象出現在非洲的象牙海岸,成千上萬目睹的民眾發出驚慌尖叫聲。

有人相信這是聖母瑪利亞降世神跡顯靈,卻有另一派人認為這是美國啟動了傳聞中的藍光計畫,藉由投射聖母瑪利亞的立體三維影像,來製造民心恐慌,好讓美國一手重新建立世界新秩序。

請跳到1:30:


高反差版本:

Monday, May 2, 2011

美漢疑拍下高清 UFO影片



是 UFO,還是飛機?美國俄亥俄州 UFO迷希爾聲稱,伊利湖上空發現一團可疑發光物體,相信是近年最清楚的 UFO影片(圖)。

希爾指光點每年均會出現,對方好像知道有人拍攝,與地面距離逐年靠近。由於當地曾發生不少 UFO事件,因此民眾相信伊利湖是外星人活動溫床。

但當地飛碟組織追蹤光源後,認為光點只是一架飛機,美國太空總署早前也指,來往美加的飛機經常在附近出現。希爾則反駁說:「光點固定不動,不可能是飛機,我相信 UFO很快會現身。」

英國《每日郵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template/apple/art_main.php?iss_id=20110503&sec_id=15335&art_id=15219022&av_id=15220079

http://www.dailymail.co.uk/sciencetech/article-1382364/UFO-fan-hails-clearest-video-says-know-Im-filming-them.html



片段是俄亥俄州居民希爾(Michael Lee Hill)去年十一月拍攝,聲稱是近年來最清晰的UFO片段。當時已近黃昏時分,片段中不明發光圓點靜止在空中,隨着拍攝者遠近鏡轉換而變大縮小,更能看到圓點邊發出不同顏色的閃光,而湖上空有雀鳥飛過。由英國《星期日郵報》所登出的片段則長達十分鐘之久。

希爾自言追尋拍攝UFO多年,UFO逐年接近人們視線。他不認為拍到的是飛機,因為亮點一直固定在天空。希爾表示:「他們故意停在那裏讓我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