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anuary 16, 2012

“恐龍”名字的由來:希臘字“恐怖的蜥蜴”



創立“恐龍”這一名詞的是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德。歐文(1804-1892)。他是一位傑出的古生物學家,有關中生代爬行動物方面的知識達到了相當淵博的程度,在當時無人能與其匹敵。

1841 年歐文對英國的古爬行動物化石做了總結性的研究,他獨具慧眼地發現其中的禽龍,巨齒龍和林龍相當特別。這些動物不僅體形巨大,而且肢體和腳爪有些像大像一樣的厚皮哺乳動物,也就是說腿呈呈柱狀,由軀幹兩側直接向下方伸出。與其它爬行動物的情形不同。其它爬行動物的四肢是先向軀幹兩側延伸一段距離後,再向下,運行時腹部貼著地面,一副匍匐前進的樣子。禽龍等動物的柱狀肢體因位於軀乾之下,便支撐軀體離開了地面,能自如地在陸地上行走,奔跑,甚至跳躍。因此,歐文感到很有必要給這類新識別出的古生物類型取一個名字,以便與其它類似動物相區別。他把希臘字Dinos和Sauros組合起來,於是“恐怖的蜥蜴”一詞便隨之誕生了,我國科學家則把它簡捷地翻譯為“恐龍”。

http://tech.china.com/science/bolan/11104861/20120113/16985820.html



恐龍(Dinosauria)是在1842年由英國古生物學家理查·歐文(Richard Owen)正式提出,歐文把恐龍總目定義為蜥形綱(Sauropsida)的一個獨特部族或亞目,包含當時在英國與世界各地發現的恐龍。 Dinosauria這名詞衍化自古希臘文,δεινός/deinos意為「恐怖的」或「極其巨大的」,σαύρα/sauros意為「蜥蜴」。歐文在命名時,考量到牠們的牙齒、利爪、巨大體型、以及其他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怖特徵,因此命名牠們為「恐怖的蜥蜴」。中文的恐龍一詞,源自日本的翻譯「恐龍(恐竜)」,後來在中文地區廣泛使用。

http://zh.wikipedia.org/zh-hk/%E6%81%90%E9%BE%99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