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30, 2012

俄專家發現帶表皮恐龍殘骸

俄羅斯科學家在外貝加爾邊疆區東北部的庫林達河谷發現了侏羅紀時期十多具帶表皮的恐龍殘骸。

這些有表皮的恐龍殘骸,是在當地火山灰覆蓋下得以保存。

據俄新社29日報道,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自然資源和生態研究所地質學博士西尼查向傳媒表示,研究所在庫林達河谷的科考研究已持續了3年,當地的無脊椎動物很少,伴生的生物群也非常貧乏,但是恐龍殘骸卻極為豐富。

近幾年,科學家每年都有新發現。他們相繼發現了大量長1米、重3至4公斤的恐龍殘骸,還發現了鱗片狀尾翼和身體各部的骨骼。而今年又挖掘出十多個帶表皮的恐龍殘骸。科學家證實,這些恐龍中包括食草和食肉恐龍,是古生物學家迄今發現的最小恐龍。

西尼查強調,這是俄羅斯首次發現擁有如此豐富恐龍殘骸的地區。

庫林達河谷地區的小恐龍殘骸,是西尼查博士於2010年7月首次發現的,19世紀在德國巴伐利亞地區以及1970年在法國也發現過小恐龍殘骸。(新華社)

http://hk.news.yahoo.com/%E4%BF%84%E5%B0%88%E5%AE%B6%E7%99%BC%E7%8F%BE%E5%B8%B6%E8%A1%A8%E7%9A%AE%E6%81%90%E9%BE%8D%E6%AE%98%E9%AA%B8-071010579.html

Monday, August 27, 2012

德國 羅伊特林根 2012 08 18 UFO



多角度,值得研究

港獨有雙足蜥 棲息地或填海 失蹤9年 全球至今發現7條

【明報專訊】「失蹤」9年,香港獨有的香港雙足蜥,於去年9月再被漁護署人員在香港島以西的晨曦島發現,顯示該物種仍在香港野外存活。不過,晨曦島和石鼓洲等島嶼已納入政府填海研究計劃和焚化爐計劃中,有環團認為就再發現雙足蜥,應停止在上述地方填海或大型基建。發展局表示,將於今年第4季公布多個填海選址,以便諮詢公眾,但沒透露上述島嶼是否榜上有名。明報記者 馬耀森

漁護署資料顯示,全球首條香港雙足蜥於1987年由鮑嘉天神父於喜靈洲發現,但至今只發現了7條,當中2條由漁護署人員發現,對上一次是2002年9月。7條香港雙足蜥之中,4條來自政府擬興建焚化爐的石鼓洲、2條來自晨曦島、1條來自喜靈洲。

泥下棲息 晝伏夜出

漁護署二級農林督察馮子豪表示,該署的兩棲及爬蟲小組尋找香港雙足蜥約10年,每兩日便會到喜靈洲、石鼓洲及晨曦島,檢視捕捉陷阱,但過去只找到兩條香港雙足蜥,因此對牠們的習性了解仍有限。透過人工飼養去年9月捕捉到的香港雙足蜥,得知這種貌似蚯蚓,實為蜥蜴的物種「晝伏夜出」,平時鑽進泥下20多厘米棲息,因此在野外不易被發現。小組人員於02年在石鼓洲無意中發現一條雌性的香港雙足蜥,之後足足等了9年,才再於去年在晨曦島發現這種稀有動物。

政府今年初諮詢公眾於維港以外25個選址填海,包括連接晨曦島及坪洲,喜靈洲西面及石鼓洲南面則興建面積逾一百公頃的人工島。發展局表示,維港以外填海首階段公眾參與活動已於今年3月結束,現正整理及分析所收集的意見,從而梳理出可供填海的地點。政府計劃於今年第四季提出數個可進一步考慮的填海選址,以展開第二階段公眾諮詢。

環諮會促加快建生物資料庫

環境諮詢委員會環評小組成員文志森表示,政府擬於石鼓洲興建焚化爐,項目的環評報告已將香港雙足蜥計算在內,故不會於島上進行填海工程,但政府挑選的其他填海選址,均有可能影響香港雙足蜥棲息的生境,認為政府應加快調查該幾個島嶼的生物,建立資料庫,以免規劃工程期間,才遭民間團體挑戰,例如島上不斷發現新品種,以致阻慢工程進度。

http://hk.news.yahoo.com/%E6%B8%AF%E7%8D%A8%E6%9C%89%E9%9B%99%E8%B6%B3%E8%9C%A5-%E6%A3%B2%E6%81%AF%E5%9C%B0%E6%88%96%E5%A1%AB%E6%B5%B7-%E5%A4%B1%E8%B9%A49%E5%B9%B4-%E5%85%A8%E7%90%83%E8%87%B3%E4%BB%8A%E7%99%BC%E7%8F%BE7%E6%A2%9D-212404300.html


劍橋教授破解「人體自燃」



世界有很多解釋不到的疑團,其中一個是人體會不會自我燃燒呢?

Thursday, August 23, 2012

亞洲現神秘病毒類似愛滋



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包括台灣和泰國,過去幾年有許多人患上一種類似愛滋的神秘疾病,病人沒有感染HIV病毒,但他們卻出現類似愛滋病的病癥,免疫系統受到損害,無法像正常人那樣抵擋細菌,嚴重的會死亡。連美國亦發現多宗病例,研究人員至今仍未找到這種新病的源頭,但似乎不會人傳人。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旗下的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女科學家莎拉•布朗說,這是繼了愛滋病之後,另一種攻擊人類免役系統的病症。

根據現時掌握的資料,這種病的病因不明,專門攻擊成年人,並非遺傳,也不像愛滋病那樣透過病毒傳染開去。

這種病於2004年首次被發現。莎拉•布朗現時正聯同泰國和台灣科學家進行研究。自從她開始進行研究以來,在短短6個月內便搜集到100宗病例。

根據周四出版的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雜誌》,過去8年來,大部分病例都是在泰、台兩地發現的。

星球大戰飛行車問世



如果大家有欣賞過星球大戰,相信都會記得在電影出現過的「飛行器」,這架飛行器終於在現實世界面世!

Friday, August 17, 2012

英國驚現「如意結」麥田圈



外電報道有人在英國南部發現神秘的麥田圈出現,地點位於漢普郡奇斯富特地區,麥田圈的直徑有250呎長,形狀相當複雜,被形容為無盡的結罷埋一齊。

Thursday, August 16, 2012

天文驚喜 美發現超大星系團



(路透麻州劍橋15日電)美國研究人員說,他們已發現巨大星系團,距地球約57億光年,打破許多重要宇宙紀錄,星系團是宇宙最大的結構體之一。

哈佛-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CfA)發布新聞稿表示,在觀察到的星系團中可見有星體以驚人速率形成,使科學家不得不重新思考,這些星體所在的龐大結構和星系,如何隨時間推移演進。

此星系團的字母和數字縮寫為SPT-CLJ2344-4243,小名「鳳凰」(Phoenix),取這種神話鳥類浴火重生之意。

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員,也是鳳凰星系團研究主持人的麥唐納(Michael McDonald)表示:「多數星系團的中心星系可能都已靜止了數十億年,但鳳凰的中心星系似乎已經重生,產生爆炸生成星體。」

這份報告明天將發表於科學雜誌「自然」(Nature)。中央社(翻譯)

http://hk.news.yahoo.com/%E5%A4%A9%E6%96%87%E9%A9%9A%E5%96%9C-%E7%BE%8E%E7%99%BC%E7%8F%BE%E8%B6%85%E5%A4%A7%E6%98%9F%E7%B3%BB%E5%9C%98-024800482.html

Wednesday, August 15, 2012

地質學家預言一億年後將出現美亞超級大陸

地球上現在的大洲都是3億年前一個名為泛古陸的超級大陸的碎片。這個超級大陸曾經位於赤道附近,也就是靠近現在非洲所處的位置。在恐龍時代,地殼的構造力緩慢的將泛大陸分離。現在地質學家做出預測稱那些同樣的構造力將重新組合這些大陸板塊組成一個新的超級大陸。這個名為美亞大陸的未來大陸大概將在1億年後形成。


現在的大部分大陸(左)將會向北極圈移動並且碰撞在一起形成一個名為美亞大陸的超級新大陸(右)


古代的岩石和山脈表明地球地殼的不斷運動已經導致之前發生了超級大陸的組合和分離,大約每5億年循環一次。但是找到過去的超級大陸形成的地方已經證實是非常困難的,耶魯大學的一個地質學家團隊稱他們已經解開了這個難題,預測出目前為止公元1億年地球的最佳樣貌。

研究人員們在研究所羅斯-米切爾的帶領下首先回顧了泛大陸之前的歷史,並且確定了超級大陸羅迪尼亞和努納的位置,羅迪尼亞大陸比泛大陸要早大約10億年,努納大陸比羅迪尼亞大陸早7億年。這個團隊發現在最後兩次循環過程中,每個超級大陸都距離之前的超級大陸四分之一的路途。通過這種見解,他們推斷美亞大陸將在北極形成。

他們的預言是根據發現於古老岩石樣本中的地磁痕跡數據的一種全新解答方法做出的。那些地磁痕跡記錄了相對於地球磁場的岩石樣本凝固時的位置,地磁痕跡能夠用於確定岩石是在地球的哪個位置形成的。地質學家們隨後能夠使用那些數據來追蹤超級大陸的移動。

地磁痕跡長期以來都被用於推斷古老大陸緯度上的南北位置。但是東西方向上的緯度很難確定,因為地球磁場在緯度上變化很小。為了克服這種困難,米切爾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分析磁場數據的新方法來探測著名的真極漂移現象,真極漂移指的是隨著行星內部的質量移位而發生的地球極點位置的漸變。研究人員們通過追蹤隨著時間發生的真極漂移,他們能夠古老岩石樣本的經度位置。新斯科捨聖弗朗西斯塞維爾大學的一位地質學家和板塊構造論專家布蘭登-墨菲說道:“這是第一次找到一種方法來獲得古代經度信息。”

這些發現讓人們更深刻的了解了世界的未來。更好的了解超級大陸的循環將清楚的顯示出搭乘這些移動大陸旅行的史前生物的進化和分布。殼牌公司的一名顧問米切爾聲稱,這一發現也將對尋找石油資源產生影響,而石油通常會在大陸漂離的地方形成。

古生物學家已經在使用這些新發現來重新調查地質年代歐洲大陸上植物和動物的散布情況。而且米切爾稱他希望其他人能夠測試他的團隊對於美亞大陸的預測。他說道:“通常在科學領域,你無法獲得足夠的數據進行確認。但是通過分析過去數十億年所有大陸的全部數據,我們已經構建出未來超級大陸的完整生命周期。”

稿源:騰訊科技

Tuesday, August 14, 2012

老撾神秘洞穴棲息者 沒有眼睛的蜘蛛新物種


科學家在老撾地下洞穴中發現一種沒有眼睛的奇特蜘蛛物種,將它命名為“Sinopoda scurion”,科學家認為之所以它們沒有眼睛,是由於長期生活在沒有日光的環境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這種蜘蛛擁有奇特怪異的視力,令科學家們非常吃驚。目前,來自德國法蘭克福市森肯堡研究學會的研究員發現迄今世界上最奇特的蜘蛛,它們生活在老撾的地下世界,沒有眼睛。

這種被命名為“Sinopoda scurion”的蜘蛛是世界上第一種沒有眼睛的高腳蜘蛛,它的肢體之間跨度僅為6厘米,身體長度大約12毫米,它並不是世界上最大的高腳蜘蛛物種,目前該物種蜘蛛種類達到1100多個。然而它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第一種沒有眼睛的蜘蛛。

森肯堡研究學會節肢動物學負責人彼特-紮格(Peter Jager)說:“我發現這種蜘蛛生活在老撾境內的地下洞穴中,距離著名的邦非河洞穴大約100公裡。我們在其它洞穴裡發現過一些高腳蜘蛛物種,但是它們都長有眼睛,並且身體具有完全色素淀積。Sinopoda scurion是迄今發現第一種沒有眼睛的高腳蜘蛛。”

這項研究報告現發表在《動物學分類》科學期刊上,研究小組認為這種蜘蛛眼睛的退化現象是由於它們長期生活在沒有陽光照射的環境中造成的。森肯堡研究學會的蜘蛛學專家在其它洞棲蜘蛛物種中也觀察到類似的現象。


這種蜘蛛肢體之間跨度為6厘米,身體長度大約12毫米


紮格說:“高腳蜘蛛證實了所有向洞穴習性過渡的蜘蛛物種,從長有多只功能性附眼的蜘蛛,至沒有眼睛的蜘蛛物種。”

這種沒有眼睛的蜘蛛在洞穴裡有很好的棲息伙伴,在老撾洞穴中還存在著魚類、蠍子和螃蟹。森肯堡研究學會的蜘蛛研究員共計發現9種高腳蜘蛛新物種,事實上所有在洞穴中棲息的物種都證實它們偏愛於地下環境。

由於這種蜘蛛物種棲息在較小的環境中,它們的眼睛結構和視覺功能將逐漸褪化消失。此外,這種蜘蛛可作為棲息環境是否受到威脅的指示劑。由於旅遊業和開採石灰岩制造水泥,這一物種瀕臨滅絕的危險。

稿源:騰訊科技

Sunday, August 12, 2012

外星人或通過時空漣漪進行溝通 人類尚難以發現

據國外媒體報道,天文學家近日表示,外星智慧生命可能使用的是與人類完全不同的通訊手段,人類數字化革命將使人類變得不可見,因此更難以與外星人取得聯系。


Martin Rees


Arthur C Clarke

一些世界著名的天文學家,包括英國天文學家馬丁·里斯(Martin Rees),他們認為先進的外星文明不是使用無線電波或可見光發信號,而是使用一種完全不同的傳播媒介,比如鬼魅般的中微子或引力波(時空結構中的漣漪),或使用我們無法看穿的溝通機制。英國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說:“其實,我們還沒有發現絲毫外星生命的證據,更不用說外星人。目前我們的技術還不夠先進。”

擔任英國皇家學會主席的宇宙學家和天體物理學家馬丁·里斯說:“外星生命的存在可能超出人類的想象。他們可能在注視著我們,只是我們無法認出他們。問題是,我們正在尋找非常像我們的生命體,並假設他們與我們有相同的技術。我懷疑太空中有我們無法想象的生命形式。就像黑猩猩無法理解量子理論,它可以是超出我們想象的現實的各個方面。”


Frank Drake

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和德雷克方程(Drake's Equation)的創始人弗蘭克·德雷克(Frank Drake)認為,衛星電視和 “數字化革命”會中斷無線電信號傳輸進入太空,使人類無法被外星人探測到。地球目前被50光年寬的輻射外層包圍著,這些輻射來自電視、無線電和雷達傳輸。德雷克認為,數字電視信號看起來就像外星人種族的白噪聲(是指功率譜密度在整個頻域內均勻分布的噪聲)。雖然信號已經蔓延得足夠遠,以至於能夠到達許多附近的恆星系統,但由於隨之而來的數字技術,它們正在迅速消失。在20世紀60年代,德雷克帶領的團隊將阿雷西博天文台 (Arecibo Observatory)轉換為射電天文中心。作為一個研究者,德雷克參與對脈衝星的早期研究。德雷克還與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1972年設計了“先驅者”號金屬板(Pioneer Plaque),第一個物理消息被送入了太空。金屬板被設計成可以被外星人所理解的形式。


Milan Cirkovic

貝爾格萊德天文台的米蘭·瑟科維克(Milan Cirkovic)指出,銀河系類地行星的年齡比地球和太陽系的年齡更大,這意味著,科技文明的年齡中位數應該大於人類文明的年齡。巨大的間隔表明一個或多個進程抑制了外星社區的可觀察性。由於這一點,目前我們還沒有找到任何直接或明顯的證據表明存在外星生命,這意味著可能是以下三種情況之一:

第一、我們是有史以來第一種智能生命,並能夠證明我們的存在。在這一點上,地球外沒有其它生命形式像我們這麼高級。或者外星生命確實存在,但由於某種原因,外星生命非常罕見,而且離我們很遙遠,我們永遠不會接觸到他們,所以至少在實際意義上不存在外星生命。

第二,在我們人類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先進的文明存在,但由於一些未知的原因,他們存在的方式使我們用儀器檢測不到。

第三,存在外星生命,但他們都遭遇了某種“宇宙路障”,最終摧毀了他們,或阻止他們向大范圍擴展,只限制於小區域范圍內。

由於地球的空間和時間的位置似乎是隨機的,第一種可能性似乎不太可能。假設人類像其他生命形式,由於自然選擇演變成我們現在的狀態,那麼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的演化就沒什麼特別之處。根據統計數字,幾乎可以肯定其他行星能支持至少一些生命形式存在。如果是這樣,那麼地球人是有史以來在宇宙中引人注目的第一個物種,從統計的角度來看,這種可能性不大。

第二種可能性不符合邏輯。如果有成千上萬,甚至數百萬先進的外星文明在已知的宇宙中存在,他們完全無法被察覺嗎?可能有一些,甚至大多數無法被我們探測到,但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完全不能被探測到,這也不太可能。

在某些方面,第三種情況似乎更有可能。如果“適者生存”規律也適用於其他星球,那麼我們自己的“文明”性質可能具有外星文明的典型特征。但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是,我們是否會最終把自己斷送在技術發展過程中,或不經意間設置了自己的“宇宙路障”。

稿源:騰訊科技

俄科學家預言人類將在20年內遇外星人 形象如同ET



俄羅斯科學家預言人類將在20年內發現外星人,並且樣子大概就像是E.T中的外星人

近日有俄羅斯天文學家預言,人類將在20年內遭遇外星人,並且稱外星人的樣子和人類會很相似——就如同E.T中的外星人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俄羅斯天文學家安德烈-芬克爾斯坦(Andrei Finkelstein)教授認為,目前已知的銀河系內行星中有約10%圍繞類似太陽的恆星運行,如果能在這些行星找到水,那麼就很有存在生命。

芬克爾斯坦教授表示:“生命的出現是複雜原子發展的必然產物,生命必定存在於其他星球上,人類將在未來20年發現它們。”他是俄羅斯科學院應用天文學研究院院長。當被問及外星人的樣子時,芬克爾斯坦表示他們可能和人類相似,兩只手兩條腿和一個腦袋。他稱:“或許外星人的膚色不同,但人類也同樣有膚色差異。”

芬克爾斯坦教授的研究院在上世紀60年代冷戰時期曾經執行一個項目,向地球外發送無線電信號並監聽任何可疑的外星訊號。他說:“這一項目的大部分時間,我們是在搜尋有無外星訊號存在。”芬克爾斯坦教授的表態恰好和網上爆出倫敦BBC大樓上空出現UFO及母船的新聞在同一天,不知是否巧合。

稿源:科學網

Saturday, August 11, 2012

挪威拍到「塞爾瑪湖怪」現身湖面 扭動如蛇形身軀翻騰!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在挪威南部Seljordsvannet湖裡,傳說長久以來潛伏一隻蛇形怪物,當地人稱作「塞爾瑪湖怪」(Selma),雖傳說距今已有250年,但無人捕捉到清晰影像,日前一位少女卻意外拍到神祕湖怪。

一名17歲名叫莉絲貝絲(Lisbeth Vefall)的少女與家人旅行時,她拿著DV紀錄家庭旅遊點滴,忽然驚呼發現湖面有奇怪的生物移動中。

當時一群女孩當時正在湖邊小屋休息,突然發現湖面上出現奇怪的生物,像是一條海蛇,以蠕動方式往前游動,而這條海蛇的長度令人難以想像,至少有15公尺長。

少女意外捕捉到水怪清楚畫面,據了解初次發現「塞爾瑪湖怪」在18世紀,當地人坐在小船裡,發覺水底游過的巨大陰影。當地人則說,這座湖裡沒有水蛇出沒,雖有鰻魚也不會有10幾公尺,因此少女拍到應該就是湖怪的身影。

http://www.nownews.com/2012/08/10/11622-2843830.htm

Friday, August 10, 2012

肯尼亞化石證新人種 改寫人類進化史



【明報專訊】考古學家在非洲國家肯尼亞發現3塊人類化石,推斷化石來自生活在195萬年前至178萬年前的古人類。考古學家相信,人類進化過程比原來想像複雜,在直立猿人之外可能有另一人種。

1972年,考古學家在肯尼亞發現了一塊早期猿人頭骨化石,之後判斷化石屬於一種腦部較大、面部又長又平、生活在200萬年前的古人類,與同時期出現的直立猿人不同,被編號為「1470」。但「1470」只有一塊頭骨化石,考古學家因此不能確定這是新人種還是某種個體變異。

與直立猿人並存 證進化非直線

直到2007至2009年間,考古學家在當年發現「1470」附近,又新發現了兩塊下顎化石和一塊面骨化石,它們的特徵與「1470」相似,所以可以確定「1470」是一種與直立猿人不同的人種。

不過,考古學家目前仍未能確定新發現的3塊化石是屬於哪一個人種,只能肯定人類的進化過程比原來想像的更複雜。有份發現3塊化石的考古人員斯普爾(Fred Spoor)說﹕「人類進化不止是一條直線。相反,在非洲東部曾經存在過很多不同的人種。」

研究結果刊登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雜誌。

http://hk.news.yahoo.com/%E8%82%AF%E5%B0%BC%E4%BA%9E%E5%8C%96%E7%9F%B3%E8%AD%89%E6%96%B0%E4%BA%BA%E7%A8%AE-%E6%94%B9%E5%AF%AB%E4%BA%BA%E9%A1%9E%E9%80%B2%E5%8C%96%E5%8F%B2-213021771.html

『被綁者』曝與外星人接觸 畫出怪異長相


辛西婭稱自己見過無數種外星生物。

據英國《每日郵報》4月30日報道,儘管是否存在外星人仍然是個飽受爭議的話題,但在生活中,那些信誓旦旦聲稱自己曾被外星人綁架、甚至曾受邀前往外星人“家園”的人卻不在少數。日前,63歲的紐約攝影師史蒂文·赫希對這樣的一個人群進行採訪,記錄他們被綁架的過程,並為他們拍照。

赫希說:“在沒看到我拍攝的照片以及他們各自的陳述之前,我不希望我的讀者對他們有任何偏見。我不是一個分析家,我的提問並不是為了找到答案,而是要讓人們講述自己的故事……我們已經厭倦了電視中播出的新聞摘要,那麼我在採訪中拍攝的照片,能夠讓我們盯著他們的眼睛,以感受他們的不安,這是非常簡單的方法,你不會受到任何打擾。”

下面,就讓我們來聽聽“被綁架者”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的光怪陸離的故事:

***

辛西婭:我見過無數種生物

在我30多歲的時候,父親纔告訴我有關我來歷的真相,他說我是一項政府實驗的產物,他們用外星人的DNA創造了我。我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飛船上渡過的……我坐過很多種飛船,也見過無數種生物。這些生物包括火蜥蜴人、小灰人(外星人的一種)、藍色大角星人、仙女星人、亞述人的光戰士、天狼星上的貓人。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個性和目標。我還曾親眼看到過有人從人形變成爬行動物。

在“被綁架”過程中,他們向我展示了各種各樣的飛船,也給我解釋了外星人和地球人混血兒、地球上星際種子、他們存在的原因和如何幫助人類的情況。我的使命主要是喚醒星際種子,喚醒他們的使命。

我從來沒有遇到過心存惡意的外星人,他們都是仁慈的。而在遇到他們、同他們進行精神交流之前,我也從未享受過不帶任何附加條件的愛。


傑弗裡畫出的外星人樣子


聲稱被外星人拿走3個小時記憶的傑弗裡。

***

傑弗裡:他們拿走了我的記憶

這是11年前的事兒了。當時,我正在密蘇裡州聖路易斯一間頗具異國情調的酒吧裡喝酒,看脫衣舞表演。突然,有個傢伙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走了過來,他有著黑色皮膚和非常怪異的聲音。他知道很多有關我的事情,而這些情況酒吧裡的其他人並不知道。

然後,他告訴我他此行的目的是綁架我,以便替換我體內的49片芯片。這項手術的操作者是地球人同小灰人的混血兒萊溫斯基博士。在此之後的3個小時,我的記憶被他們抹去了,他們也果真做了之前對我說的事情。

我記得爸爸曾對我講過,他在上世紀50年代的時候也曾被外星人綁架。


看見小灰人的吉爾。

***

吉爾:齊塔星上的小灰人

他們稱自己是純潔之光,並表示他們是來幫助人類的。我能夠看到他們在激活我意識裡的一些東西,以便讓我能夠和他們進行更好的交流。

這太神奇了,他們中有些人是來自齊塔星的小灰人。他們傳達出來的信息主要是,他們是來幫助我們完成進化過程的,幫助我們進化到另一個物種,一個可以自我發光、更加明亮的物種。我們自身的DNA正在被替換掉,因此我們的肉身就能夠變得更加明亮,他們正在幫助我們完成這個過程。


喬斯林稱自己看到了長得像螳螂一樣的外星人,並被他們賦予了超能力。


喬斯林畫出被外星人綁架的場景。

***

喬斯林:他們是一群螳螂人

我們被帶到了亞利桑那州賽多納市的一間地下基地。在那裡,我和一個朋友被隔離起來,同我們一起被綁架的還有我的兩個女兒、我的丈夫以及隔壁屋的一個女人。

當時,我們倆坐在蛋形椅子上,頭上放有某種裝置。有一個長得像螳螂的外星人讓我用心靈感應移動一個淚珠狀的物體,但我辦不到。可是,在他們動了動我頭上的裝置之後,我卻具備了這種能力。外星人對我說,他們幫我升級了體內的意識松果體,因此我擁有了更強大的超能力。


在午夜被外星人叫醒的塞巴斯蒂安。

***

塞巴斯蒂安:看到像孩子的外星人

大約在3年前,我看到了外星人。它看起來就像個小孩,眼睛大大的,鼻子和嘴巴都小小的。它什麼都沒做,只是在午夜時分叫醒了我。


珍妮聲稱外星人曾在午夜造訪她,並在她右側卵巢上畫圓圈。


珍妮畫出當晚的場景。

***

珍妮:他們又準備用白光打暈我

那天晚上非常特別,是滿月,而且海爾波普彗星非常明亮。當我半夜醒來時,我的下體非常熱,能感到一些細長的、骨瘦如柴的手指在我右邊的卵巢上畫圓圈,我覺得癱軟無力。我不確定我是怎麼看到他們的。我從小養成的習慣就是開著燈睡覺,但當天晚上我房間裡卻非常昏暗。

當我意識到他們在我旁邊的時候,我非常緊張,我能看到一個稍微矮點的小灰人站在我右側,一個瘦高個兒站在我左側,我記得自己用心靈感應告訴他們,“別這樣,我不想讓你碰我”。我一共說了3次,但他們並沒有停下來。我注意到這兩個小灰人相互看了一眼,之後我就想“天啊,他們又要用白光把我打暈了”。

在其他接受赫希採訪的對象中,有人聲稱自己看到了巨大的銀色太空船,有人稱看到外星人長著白色腦袋,有人說外星人長得像醜陋版的“海綿寶寶”,還有人表示自己曾被外星人帶上太空、近距離觀看了月亮和土星。

可以看出的是,盡管這些人的經歷可能千奇百怪、各有不同,但他們唯一的共同點就是對自己被綁架的經歷堅信不疑。


其他受訪者畫出的醜陋“海綿寶寶”外星人。

稿源: 中國日報網站

Wednesday, August 8, 2012

王宮古墓驚現瑪雅王子遺骸化石 迄今1300年









據英國《每日郵報》7月31日報道,科學家在墨西哥坎佩切的Uxul王宮地下一處古墓中發現了7世紀時期的瑪雅王子的遺骸化石。

據悉,古墓距離地面僅1.5米,地表是一座王室建築。科學家們研究斷定,王子離世時的年齡在20到25歲之間,且死時面朝上躺著,雙臂交叉在胸前。迄今為止,該遺骸已經1300年了。

同時,這座古墓最早可以追溯到卡拉克木爾時期(8世紀初),那時已經出現銘文。因此,散落在王子遺骸化石周圍的杯、碟等陶制陪葬品上,不僅雕有獨特的瑪雅圖案(大部分有),其中有兩件(一只杯子、一件其他容器)還刻有文字,且注明它們專屬於王子。

另外,德國波恩大學的研究人員認為,根據古墓的位置和一些類似翡翠珠寶的陪葬品,他們可以弄清楚王子的確切位置。當然,這些新發現無疑是瑪雅低地最重要的發現之一。

稿源: 搜狐科學

Tuesday, August 7, 2012

物理學表明:蝙蝠俠的斗篷是架自殺飛行器

如果沒有蝙蝠衣上無所不在的光滑披肩的話布魯斯-韋恩將會在哪裡?萊切斯特大學的物理學家已經揭開蝙蝠俠在經歷一段高空的披肩滑行之後跳到地面上時的衝擊力,那將等同於被一輛以50英裡每小時行駛的汽車撞擊的效果。


物理學家揭開蝙蝠俠在滑行之後跳到地面時的衝擊力等同於被一輛以50英裡每小時行駛的汽車撞擊的效果。


借助蝙蝠披肩滑行並不是旅行的一種安全方式,除非使用一種方法來快速的減速,比如說使用一個降落傘。

這個不幸的發現被四名畢業班的碩士研究生發表在大學的《特別物理學主題》雜誌上,他們推斷:“毫無疑問,借助蝙蝠披肩滑行並不是旅行的一種安全方式,除非使用一種方法來快速的減速,比如說使用一個降落傘。”這個降落傘的提議當然會減少蝙蝠俠揚起披肩降落時的瀟灑,更不用說減少慢慢靠近敵人時的恐怖程度,當蝙蝠俠完全展開翼展並且瞇起眼睛的時候,他就準備攻擊了。

然而,物理學是不可否認的。在對布魯斯-韋恩飛行過程中的阻力和升力進行解答之後,計算出了預計的飛行軌道。15.4英尺的翼展只有普通懸掛式滑翔翼的一半,而且當他在高登市一座492英尺高的大樓上起飛並且滑行大約1150英尺的時候,命懸一線的以50英裡每小時的速度下降的過程中,蝙蝠俠的最高速率將達到68英裡每小時。論文當中確實聲稱滑行角度的變化並未予以考慮,這或許有助於安全著陸。然而蝙蝠俠需要減速來避免成為高登市垃圾清掃車清理的對象。

“記憶布料”製作的披肩在克裡斯托弗-諾蘭的《暗夜騎士》中露面,當蝙蝠俠用右手手套中的微電路為這種材料通電時它就會變硬。萊切斯特大學的研究團隊知道這種材料將硬到足以成功模仿機翼,可用於業餘的全翼式滑翔機。然而隨著研究的進展,它的局限性變得日益清晰。

論文合著者大衛-馬歇爾說到:“如果蝙蝠俠想要從飛行中幸存下來,他肯定需要一個更大的披風,或者如果他更喜歡保持自己的風格,他可以使用積極的推動力,比如說噴氣式裝置來讓他呆在空中。”如果他真的想要堅持這個傳統,他可以使用加里-康納利的方法,康納利最近成為只使用滑翔衣從直昇機上滑翔到地面的第一人,他只是使用了大量的紙板箱來實現安全著陸。

我們不確定更糟糕的情況,蝙蝠俠在攻擊和爬出一堆紙箱之間會出現停頓,警員戈登必須創造出一種新的蝙蝠俠信號來更準確的代表蝙蝠俠下降的陰影。很有可能強力爪鉤在用了70年後或許不得不擱置起來的事實超越一切,當旁觀者眼睜睜看著蝙蝠俠困在摩天大樓頂上,不得不走樓梯離開的時候那麼劇情就會變得毫無意義。

稿源:騰訊科技

30天測序100位百歲老人 揭開長壽基因秘密

基因企業家喬納森-羅斯伯格博士正在嘗試對長命百歲的相關基因進行鑒定發起挑戰。他的團隊或者其他的參賽者將被給予30天的時間來計算出100位百歲老人的完整基因代碼,而且每個基因組的耗費不得超過1000美元。


30天測序100位百歲老人,揭開長壽基因秘密


這項賽事將在2013年9月開始。基因組學X獎競賽的規則規定,參賽團隊在明年5月份之前均可報名參賽。羅斯伯格博士的團隊來自加利福尼亞的生命科技公司,是首次正式參加這項賽事。

能夠以1000美元甚至更低的代價排序完整的人類基因組被認為是科學史上的一個里程碑。這次比賽被視作是DNA測序技術變得越來越便宜的一個臨界點,這項技術將因廉價而廣泛應用於醫學領域,幫助醫生根據病人的基因構造進行爭端和用藥。

百位百歲老人為這項比賽捐獻了他們的DNA。科學家們相信長壽的人們或許在他們的基因中擁有某些罕見的變化,這就會讓他們免受晚年生活的一些常見疾病,比如說心髒病或者癌癥。然而科學家需要許多DNA序列樣本來更精確的從人類基因的30億基因組中找到一些基因字母的變化。

喬納森-羅斯伯格博士是一位遺傳學家也是企業家,他說100位百歲老人的DNA是尋找青春之泉的一個良好開端。他告訴BBC記者道:“一百個人的基因會給你一個線索。一千個人的基因會讓你有點相信,一萬個人的基因就會讓你承認這些基因是與癌癥和心髒病有關。”

克萊格-凡特博士是這項賽事的發起人,也是比賽的主要參賽者之一,他在2003年的比賽中第一個完成人類基因測序。他告訴BBC記者到:“我無法描述這項技術的進步和耗費的減少是多麼的讓我激動。如果他們能夠在兩小時內用一個台小設備完成一個人的基因測序,真的是非常驚人的。我們已經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

X獎競賽為實現現代科學挑戰的解決方案頒發獎項,范圍包括從太空到人類基因。從X獎競賽獲得的任何數據都將被分享給這一領域的其他科學家們,以此來幫助科學家探索老齡化問題。

稿源: 騰訊科技

Monday, August 6, 2012

捱過「恐怖七分鐘」完美着陸 「好奇號」傳回火星高清照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美國太空總署的火星探測車「好奇號」(Curiosity),順利度過「恐怖七分鐘」,周一完美降落在火星表面,展開為期兩年、歷來最具野心的火星探索任務。降落後不久,它便傳送第一批高清照片回地球。

重達一噸、汽車大小的「好奇號」按照原定計畫,於香港時間周一下午一時三十分,降落在火星的預定地點,完成史上最精密高超的登陸火星計畫,成為人類迄今在其他星球登陸的最精密移動科學實驗室。它傳送回來的第一批照片,呈現火星上起伏不定的岩層和地形。

「自拍」輪子作證

「好奇號」搭載的後置相機,照出一張灰撲撲的照片,顯示其輪子停在火星表面,證實它已抵達火星。第二張影像數秒後傳回,顯示「好奇號」在火星上投射出的倒影。

在接收到照片之前,洛杉磯附近噴射推進實驗室的地面控制中心發言人宣布,已接收到「好奇號」傳送回來的訊號,證實它順利降落在預定地點,即火星赤道附近的「蓋爾隕坑」。

控制中心一名工作人員說:「我們證實它已經着陸,輪子降落在火星上。噢!天啊呀!」

在控制中心內觀看整個過程的科學家及嘉賓們聽到好消息後,齊聲歡呼喝采,互相擁抱。負責「好奇號」下降及着陸任務的專家小組副組長Allen Chen喜形於色地說:「我無法相信這是事實,簡直難以置信。」

「好奇號」以時速二萬一千二百四十公里進入火星大氣層,抵受攝氏逾千度的高溫,然後張開一個超音波降落傘,緩緩下降,接着出動機械臂把六個輪子的探測車放到火星表面。太空總署形容由開始降落到真正降落是「恐怖七分鐘」。

華裔女童命名

太空總署斥資二十五億美元進行這次太空探索任務。科學家說,在未來兩年的探索任務中,他們不期望「好奇號」可以找到火星人或其他生物。他們只是希望搜集土壤、礦物或其他資源的樣本,進行分析,從而了解一下火星現在或過去是否有生命的痕迹。

「好奇號」名字出自華裔女孩馬天琪。太空總署二○○九年舉辦火星探測器命名徵文活動。時年十二歲的馬天琪的命名,從九千多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

http://hk.news.yahoo.com/%E6%8D%B1%E9%81%8E-%E6%81%90%E6%80%96%E4%B8%83%E5%88%86%E9%90%98-%E5%AE%8C%E7%BE%8E%E7%9D%80%E9%99%B8-%E5%A5%BD%E5%A5%87%E8%99%9F-%E5%82%B3%E5%9B%9E%E7%81%AB%E6%98%9F%E9%AB%98%E6%B8%85%E7%85%A7-220826646.html

好奇號今午登火星探究生命



美國「好奇」號火星探測器即將於本港時間今日下午1時31分登陸火星。好奇號將探究火星是否存在生命。
與此前的火星着陸器相比,攜帶10種科學武器的好奇號彰顯了火星探索的多種技術進步。

●着陸技術先進。好奇號重量超過900公斤,是2004年登陸火星的「勇氣」號和「機遇」號重量的約5倍,其着陸過程將首次使用一種被稱作「天空起重機」的輔助設備助降。

儘管這項技術難度高,卻是目前人類在其他星球放置着陸器的最先進技術,好奇號由此也將是在火星表面著陸的最重探測器,其着陸精度也比其他任何探測器更高。

項目科學家格羅青格指出,人們對天空起重機技術感到擔憂,不放心,但實際上從安全形度考慮,這其實是一種更好的着陸系統。

●設計行程遠。1997年,由「火星探路者」號攜帶升空的「旅居者」號火星車着陸。與這位重約10公斤的老前輩相比,好奇號要先進得多。旅居者號在火星上總行程只有約100米,所到最遠處距離登陸點也不超過12米。好奇號的設計行程將超過19公里,並將在火星表面攀登高山。

●續航能力強。勇氣號、機遇號等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的火星車受制於火星季節變化,電池板提供的能量也有限,而好奇號利用放射性鈈衰變產生的熱量發電,足以為好奇號同時運轉的諸多儀器提供充足能量。好奇號的核燃料電池設計壽命長達14年,也高於太陽能電池板。

●樣本採集能力更強。在好奇號之前,所有火星車着陸器都沒有安裝可提取岩石內部樣本的工具,好奇號將改變這一狀況——它可以利用機械臂末端的鑽頭鑽入岩石內部取樣。項目科學家克里普斯說:「對於一名研究岩石的地質學家而言,沒有什麼能夠比獲取岩石內部樣本更讓他感到興奮了。」而好奇號攜帶的化學與礦物學分析儀,還將在火星上首次使用X射線衍射技術分析樣本,這將令好奇號本領遠超勇氣號和機遇號。

●任務更複雜。勇氣號和機遇號構造相對簡單,任務是尋找水存在的證據。好奇號將測量火星岩石和泥土中不同化學元素的豐度,評估火星表面輻射環境及其對未來登陸火星宇航員的危害,探索火星是否宜居,尋找行星變化的線索。

可以說,攜帶野外考察必備工具的好奇號簡直就像一個野外地質學家。美國太空總署火星探測項目主任麥奎斯申認為,好奇號是太空總署「極為重要的旗艦項目……重要性與哈勃(太空望遠鏡)相當」。
(綜合)

http://hk.news.yahoo.com/%E5%A5%BD%E5%A5%87%E8%99%9F%E4%BB%8A%E5%8D%88%E7%99%BB%E7%81%AB%E6%98%9F%E6%8E%A2%E7%A9%B6%E7%94%9F%E5%91%BD-035209304.html

Sunday, August 5, 2012

日本研製游泳類人機器人 每秒游六米可當救生員

8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東京工科大學的一支團隊研製出一款名為“Swumanoid”的游泳類人機器人,能夠進行仰泳和自由泳。這支團隊由副教授中島亙領導,他們希望這款機器人經過改進之後能夠充當救生員,營救遇險的游泳者。不過,Swumanoid有時會出現故障。


日本科學家研製的游泳類人機器人Swumanoid,可以進行仰泳和自由泳

除了可以充當救生員外,Swumanoid也可用於研究游泳。如果用真人進行研究則面臨較大難度,例如很難為人類游泳者安裝運動感知襯墊,很難讓他們一次次完美重復同樣的動作。相比之下,使用Swumanoid就沒有這些問題,能夠幫助研究人員測量不同的要素,例如驅動游泳者在水中移動所需要的力量。


Swumanoid裝有20個防水電腦控制電機,負責提供動力,是未來機器人救生員的原型


Swumanoid可幫助科學家研究游泳,了解如何提高游泳效率

東京工科大學的團隊利用3D掃描儀對人類游泳者的身體進行掃描,而後借助掃描獲取的數據研制Swumanoid。這款機器人裝有20個電腦控制的防水電機,負責提供動力。Swumanoid可以進行仰泳和自由泳。在科學家研製出理想的雙腿之後,它還可以進行蛙泳。Swumanoid的游泳速度可達到每秒6米,相當於世界紀錄的三分之一。

Saturday, August 4, 2012

「好奇號」降火星將經歷「恐怖七分鐘」


「好奇號」降火星將歷「恐怖七分鐘」


經過九個月的旅程,美國火星探測船「好奇號」(Curiosity)終於飛抵火星,定於香港時間周一下午,在火星表面降落。太空總署科學家正屏息以待,等候歷時七分鐘的著陸過程。「好奇號」這個著陸過程非常關鍵,若成功著陸,便可締造歷史,奠定美國在太空發展史上的領導地位;萬一失敗,這次耗資25億美元(約一百九十三億七千五百萬港元)進行的探索計畫,便會化為烏有,連帶未來的發展項目也會受到阻延。

按照計畫,「好奇號」定於美國東岸時間周一(六日)凌晨一時三十分(香港時間周一下午一時半)在火星表面著陸。由啟動降落程序到降落到地面,歷時七分鐘,科學家稱之為「恐怖七分鐘」。

「好奇號」首先會以時速二萬一千的公里的高速進入火星大氣層頂部,抵受2093度高溫,之後便啟動火箭推進器減慢及控制速度,並張開降落傘,緩緩降落。

若一切順利,「好奇號」平安著陸後便會即時利用高速UHF通訊系統,傳送訊息回地球控制中心「報平安」,並會著手展開為期兩年的探索任務。其中一個主要目標,是尋找火星上是否有生命的跡象。

降落地點是位於火星赤道附近一個名叫「蓋爾隕坑」(Gale Crater)的區域。在未來兩年內,「好奇號」將會利用船上各種工具和設備,尋找、挖掘、鑽探、引爆及採用其他方式,搜集土壤和石塊樣本,並嘗試把它們分類及進行分析。

太空總署今次利用不同的媒體,包括社交網站,提供實時訊息,讓多些公眾有機會參與。工作人員已預先開設了一個Twitter戶口,緊密地向公眾發佈「好奇號」的訊息,就好像「好奇號」自己發佈訊息一樣。

http://hk.news.yahoo.com/%E5%A5%BD%E5%A5%87%E8%99%9F-%E9%99%8D%E7%81%AB%E6%98%9F%E5%B0%87%E6%AD%B7%E7%B6%93-%E6%81%90%E6%80%96%E4%B8%83%E5%88%86%E9%90%98-065700634.html

英老翁花26年拍下尼斯湖水怪


從照片所見,一片寧靜的尼斯湖的中央,有一團深灰色物體突出水面。


自第七世紀以來流傳至今、仍未解開謎團的尼斯湖水怪(Loch Nessie Monster),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再度成為焦點。一直相信有水怪存在的60歲英國老翁喬治•愛德華茲(George Edwards),花了26年時間,每周60小時苦候、觀察和搜索,聲稱成功拍到一幅「水怪」照片,並交給美國軍方水怪專家進行分析和印證,相信是迄今為止最清晰的尼斯湖「水怪」照片。

從照片所見,水平如鏡、一片寧靜的尼斯湖的中央,有一團深灰色物體突出水面,驟眼看是一種海洋生物的背部,從遠處看可以察覺到它的體形龐大,但無法確定那是甚麼。

愛德華茲說,這幅照片證明,尼斯湖「水怪」真的存在。自第七世紀流傳下來的傳說並非子虛烏有,而是真有其事。

http://hk.news.yahoo.com/%E8%8B%B1%E8%80%81%E7%BF%81%E8%8A%B126%E5%B9%B4%E6%8B%8D%E4%B8%8B%E5%B0%BC%E6%96%AF%E6%B9%96%E6%B0%B4%E6%80%AA-072700119.html

Friday, August 3, 2012

俄科學家欲打造『不死之軀』 再現真實版阿凡達

據國外媒體報道,科學家們計劃打造全新的“機器人類”,將人類大腦意識植入機器身體中,最終目的是打造具有人類大腦思維的機器人上,目前有30個科學家正在進行這項研究,聲稱的10年之內將實現。德米特裡·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認為這項科學試驗將導致“不死之軀”。德米特裡·伊茨科夫是一位俄羅斯企業家,擁有數億美元的資產,將親自領導這項被喻為“阿凡達計劃”的人類大腦意識移植實驗。


詹姆斯•卡梅隆電影中的“阿凡達”或將很快變成現實


科學家打造“阿凡達”不死之軀計劃表,未來人類或擁有全息軀體


德米特裡·伊茨科夫在一封寄給福布斯雜志的信上提到:我們的科技文明已經非常接近擁有這項技術,將人類大腦意識移植到機器軀體上不再是個科學幻想,可將自己的生命延長,而從打造出“不死之軀”,“阿凡達”計劃將在我們有生之年實現。人類能否打造出永恆的生命呢?德米特裡·伊茨科夫已經開始聯系數位億萬富翁一起參與該計劃的研究,為打造“全自動控制的不死之軀”以及“人工肢體”的試驗投入資金支持。

這項倡議於今年夏天在舊金山開設辦事處,屆時將成為一個社會媒體關注的計劃連接全世界的科學家。研究小組的科學家們正在致力於創建一個國際性的研究中心,從事類人型機器生物的研究和發展,通過對生命系統和大腦意識的建模,科學家計劃將人類個體的意識轉移到人工軀體上,創造出不死的意識。

根據德米特裡·伊茨科夫介紹:“這項研究可以讓我們星球上所有的人類,不論是病人還是老年人,甚至是死去的人都可能將自己的思維留存下來,任何人都會對此感興趣,但也會表示懷疑。我們已經准備證明這項技術研究的可行性,安排世界上該領域最傑出的科學家加入工作團隊進行討論。我也會為該計劃投入資金支持,以加快這項技術的發展。

患有疾病而接近死亡的人可能會首先對大腦意識移植技術感興趣,這一科學試驗通往的是永生的道路,完美的“阿凡達”軀體將有可能保持社會上一部分人的思維。人類大腦移植技術對於參與該計劃的科學家而言是一個非常大的挑戰,但德米特裡·伊茨科夫認為我們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這些研究上,就能將其實現。最終我們將提取出大腦中的思維,將其“上傳”到機器軀體中,使得思維可以脫離人類肉身而存在,繼續在機器身體上延續下去。

在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電影《阿凡達》中,描述了在未來世界中人類通過大腦意識來控制與外星生命雜交的軀體,並對另一個遙遠星球上的居民發動戰爭。德米特裡· 伊茨科夫在全球未來2045會議上表示,科學下一步努力方向是創造出適合人類的新軀體,擁有完美的大腦和軀體接口可對其進行控制,以及人類大腦生命支持系統,這樣大腦就可以獨立存活於肉身軀體之外。第三階段我們將創造出一個人工人類大腦,可以將人類思維“上傳”存儲在計算機環境中。

本項研究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息人類軀體技術,不僅可對人類思維進行操作,也可以利用全息技術優勢實現“穿牆軀體”,以光速進行移動,這就如同星球大戰中歐倍德灣絕地武士的全息圖,很明顯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可能會加入到人類意識移植技術中,目前該結構已經准備研發遠程控制機器人,可利用操作者的思維控制戰場上的機器人,這將在未來戰爭中取代士兵,而由機器人軀體進行作戰。美國五角大樓已經為這項計劃預留了700萬美元的研究經費,根據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局2013年預算,將為 “阿凡達”計劃開發接口和算法,最終打造出戰場上的“阿凡達”。

稿源: 騰訊科技

Thursday, August 2, 2012

美專家評超好成績「不可能」 葉詩文被疑是「基因改造人」



(綜合報道)(星島日報報道)中國泳壇十六歲女將葉詩文上周六在倫敦奧運女子四百米混合泳賽,以「超高速」勇奪金牌及打破世界紀錄,繼續引起部分人士質疑。繼英國廣播公司(BBC)主持人克萊爾比汀之後,美國世界游泳教練協會總幹事萊昂納德(John Leonard)也表態,指葉詩文是「女超人」,創出這個成績「不可能」,暗指她服食禁藥,甚至懷疑她利用操控基因的技術,令她的表現超乎常人。他的言論導致這場糾紛迅速發酵,中國亦作出反擊,升級成為一場外交風波。

葉詩文今日凌晨四時(周三)再出戰女子二百米個人混合泳決賽,勢將再成焦點。葉詩文上周六的成績比她的個人紀錄快了五秒有多,還打破了世界紀錄,引起各方的質疑。

在泳壇備受尊崇的萊昂納德也開腔提出他的看法。他說,十六歲的葉詩文在比賽尾段出奇地快,以五十八點六八秒完成最後一百米。最後五十米的自由泳更以驚人的二十八點九三秒完成,比二十七歲的美國著名男泳手洛捷迪(Ryan Lochte)的二十九點一○秒更快,技驚四座。萊昂納德坦言,這是「不可能的」。


質疑時間比男選手快

他接受英國《衛報》訪問時指出:「我唯一可以說的是,我們的運動歷史告訴大家,每一次我們看見這種情況時,我都會用『括號』括住——『難以置信』。歷史證明,稍後得出來的結果是,整件事涉及禁藥。」

萊昂納德把這宗疑團比作過往東德運動員在奧運中服食禁藥奪標的醜聞,又形容葉詩文是「女超人」,他指出:「我在泳壇縱橫四十多年,在我們運動的歷史中,任何時候見到有女超人出現,這些人其後都被揭發服食禁藥。」

他要求有關方面對葉詩文進行調查,甚至質疑中方可能採用了操控基因的技術,增強她在比賽期間的表現,以達到奪標的目的。

他說:「這是前所未有的,必需要有一個解釋。」又指出,操控基因技術已經在動物身上進行過試驗,證明的確可以增強動物的力量和氧氣耗量。


中國團通過百次藥檢

在一片爭議聲中,中國代表團負責反興奮劑工作的蔣志學周一表示,中國代表團已接受近一百例藥檢,目前沒有發現任何問題。他又認為,美國的菲比斯在京奧得了八塊金牌,也沒人說他是用了興奮劑。

葉詩文父親葉青松也為女兒呼冤,他向騰訊網站表示,中國游泳隊隊員都要通過極嚴格藥物測試,而女兒創下佳績源於刻苦訓練和教練指導,他要求懷疑者查閱葉詩文的藥檢結果。他還表示,人們起疑是正常的,只是西方傳媒向來傲慢自大,對中國人抱懷疑之心。

奧委會:無證據指葉用禁藥

國際奧委會新聞發言人亞當斯周二也表示,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葉詩文用了興奮劑,她的精采表現理應得到眾人讚賞。國際奧委會反興奮劑委員會主席林奎斯特早前亦表示,將葉詩文的表現與禁藥聯繫在一起是體育運動的悲哀。

http://hk.news.yahoo.com/%E7%BE%8E%E5%B0%88%E5%AE%B6%E8%A9%95%E8%B6%85%E5%A5%BD%E6%88%90%E7%B8%BE-%E4%B8%8D%E5%8F%AF%E8%83%BD-%E8%91%89%E8%A9%A9%E6%96%87%E8%A2%AB%E7%96%91%E6%98%AF-%E5%9F%BA%E5%9B%A0%E6%94%B9%E9%80%A0%E4%BA%BA-220846735.html

Wednesday, August 1, 2012

瑪雅神廟現神秘『巨臉』石刻 酷似動物混合造型


危地馬拉叢林裡新發現的瑪雅太陽神面具臉


據國外媒體報道,大約1600年前,黑暗太陽神殿是一座血紅色的燈塔,幾公里之外都可以看的到它,神殿上雕刻著瑪雅太陽神的巨型面具,而神秘面具的造型類似鯊魚、吸血蝙蝠、美洲虎之類的混合造型。

一直以來隱藏在危地馬拉叢林的黑暗太陽神殿在考古學家的發掘下終於又重見了天日,為揭示當年強盛的瑪雅王國提供了新的寶貴線索。

與相對集中的阿茲特克和印加帝國不同的是,瑪雅文明橫跨了現在的危地馬拉,伯利茲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地區(據瑪雅地圖顯示),古瑪雅人的聚集地較為分散。

布朗大學的考古學家史蒂芬-休斯頓(Stephen Houston)表示,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科學家們對此越來越注意,他們清楚的認識到一些瑪雅王國遠比其他一些更為重要。

據報道,危地馬拉的El Zotz曾經是瑪雅的眾多的小王國之一,同時也是一個曾經強盛的王國。

2010年在El Zotz古城中心的一座小山頭上工作的考古學家們發現了一座45英尺(13米)高的暗黑金字塔,在金字塔的頂部發現了王室宮殿和墳墓,考古學家推測這裡埋葬的是城市的第一位統治者,生活在大約公元350至400年。大約在同一時間,休斯頓和他的一位同事在這一宮殿和墳墓的背後發現了黑暗太陽神殿的遺跡,他們在此地發掘出了前所未有的藝術品。

據悉,這座神殿的兩側由巨大灰泥面具裝飾。高5英尺(1.5米)的面具,描繪太陽從東邊昇起,至西邊落下的不同景象。休斯頓指出,其中一個面具酷似鯊魚,很可能象征著太陽從東部的加勒比海岸昇起的場景。正午的太陽被描繪成了一個嗜血的斗雞眼遠古人,最後一組面具類似當地的美洲虎,從黃昏時刻沈睡的叢林中醒來。

休斯頓解釋稱,在瑪雅文明中,太陽與新的開始、以及擁有王權的太陽神密切相關。因此,神殿上的太陽神面具很可能象征著埋在裡面的El Zotz王國的第一任統治者。

瑪雅學者西蒙-馬丁說,新發現的El Zotz神殿上的面具是完全獨一無二且極具價值的,因為它們可以幫助驗證瑪雅人描繪的太陽神的種種理論。

儘管這一新發現的神殿明顯的採取了精心的建設維護,但並不能保持太久。現場的跡象顯示,該神殿可能是在公元5世紀被遺棄的,原因不明。

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塔由布教授稱,目前,神殿只有30%左右的表面暴露了出來,他相信隨著進一步發掘,將來會更近一步了解這座建築的作用和意義。

稿源:搜狐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