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8, 2011
中俄探火星觸礁 港人解謎 通訊現盲點 俄方拒求助
【明報專訊】中俄早前合作展開探測火星任務,惟搭載中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的俄羅斯「火衛一——土壤」(Phobos-Grunt),卻因技術問題接軌失敗。獲邀為「火衛一——土壤」計劃設計土壤採集裝置的理工大學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容啟亮接受專訪時,披露失敗之謎,原來俄方在南美洲上空的通訊出現盲點,他估計是俄國太自信,並為保科技機密拒絕由中國協助,終無法控制探測器點火脫離地球軌道,他過去6年的研發努力亦付諸流水,任務功虧一簣。
容啟亮2005年獲俄國邀請,負責為火星探測器設計「行星表土準備系統」,儀器可將火星土壤磨碎成小於1毫米的樣本,即時檢驗土壤成分。
他憶述,今年11月8日特意前往哈薩克拜科努爾發射場看火箭順利升空後,便離開太空中心前赴莫斯科,但途中獲悉火星探測器因導航儀失靈,兩次嘗試按計劃點火,開動引擎脫離地球軌道飛往火星均告失敗。
目前探測器仍圍繞地球軌道運行,由於探測器內含有輻射,加上避免外國取得探測器,俄國仍想盡辦法聯絡探測器,控制它跌落地球將其回收。容啟亮分析稱,今次俄國過分自信,以為探測器在南美上空一定能開動引擎,沒有考慮到俄地面通訊站不能覆蓋南美上空,一旦出現問題便無法及時修正。
俄只願提供必需資料
據俄羅斯太空任務網站解釋,火星探測器升空後會圍繞地球三周,完成第一周後,在第二周經過南美洲上空時會與燃料箱分離,但終告失敗。到第三周再經過南美上空,探測器應點火啟動引擎,脫離地球軌道飛往火星,但同樣失敗(見圖)。
今次火星探測任務是中俄合作,容啟亮透露,俄方為免太空技術外泄,只向中方提供必需的機械接合資料。今次意外初期,俄方一廂情願企圖自行解決問題,直至發現自己無能為力,才向歐洲太空總署、中國等求助。他指出,中方在南美設有地面通訊站,若俄願意於任務初期與中方分享資訊,或可及時發現問題,避免任務失敗。
最快2年後重展任務
他續稱,製造儀器時有兩件製成品,一件作後備,所以要重新組裝探測器並不困難,但最快要待2年後,地球最接近火星時才可重新展開任務。現時歐洲太空總署正籌備2013年探測火星,但受歐債危機影響,任務已延期至2017年;另外俄羅斯正與印度商討合作,最快2014年發射探月衛星。
http://news.mingpao.com/20111228/gmb1.htm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