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就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區發生7.1級地震後不久,另一場『恐慌地震』也開始蔓延。
『有錢趕快花,世界末日快來了!』一個聚會上,有朋友一本正經地勸說道。可笑的是,這種聽起來荒誕的說法竟然得到在場大多數人的附和,畢竟海地地震、智利地震,包括不久前的印尼地震,都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地震真的越來越頻繁了嗎?這些猜疑帶給人們的恐慌,不亞於一場大地震。
全球地震活動並不反常
美國地質勘探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簡稱USGS)第一時間否認了這些說法。4月15日,這家權威的地震研究機構發布新聞公告說,2010年全球並未出現地震活動高度活躍的跡象。
理由之一是自1900年以來,全球平均每年發生16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有的年份,如1986年~1989 年只有6次,而1943年高達32次之多。因此,2010年的前4個月發生了6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其實屬於正常範圍。而過去一年中,即2009年4月15日~2010年4月14日,全球共發生18次7級以上的大地震,也不屬於異常。
需要說明的是,與中國採用面波震級不同,USGS採用的是矩陣震級。面波震級依據在地球表面傳播的面波計算而得,矩陣震級則主要根據斷層錯動等數據。按照矩陣震級來描述,玉樹地震屬於6.9級地震。
這個篇幅不長的公告顯然不能滿足公眾的好奇心。USGS地震風險負責人Michael Blanpied開玩笑稱自己這段時間忙壞了。要求電話、郵件或者當面採訪的記者如此之多,以至於他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對新聞公告進行補充。
在電子郵件中,他回復記者說,『地震越來越頻繁』的說法毫無根據,無論從全球範圍還是各個大陸來說都是如此。
同樣,中國地震局地震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特聘研究員沈正康也表示:『中國的地震越來越頻繁,這一論斷基本上不成立。』
他列舉數據證明自己的觀點。2001年10月14日,我國青海昆侖山發生8.1級地震,比汶川地震『震級還要高』。這次地震之後,中國大陸較長時間處於不太活躍的階段。直至2008年,新疆於田、四川汶川相繼發生7級以上地震。同年中國大陸發生99次5級以上的地震。
2009年,中國大陸活動趨於較不活躍狀態,僅發生兩次6級以上的地震。如今玉樹地震的發生,是中國大陸在平靜狀態之後的一次活躍,屬於正常範疇。
這些6級以上的地震大多發生於青藏高原的邊緣地區。這個區域一南一北分別有兩個板塊,叫做藏東南塊體和巴彥喀拉塊體。印度板塊的擠壓,使青藏高原呈現巨大的隆起。巴彥喀拉塊體呈現南北向的縮短和東向的擠出,藏東南塊體呈現東南向的擠出。沈正康打了個比方說,『就像一塊橡皮泥裝在盒子裡』,封鎖西北向,將力作用於南向,東邊自然而然產生擠出現象。
從板塊構造來講,玉樹7.1級地震發生於巴彥喀拉塊體的南邊,汶川8級地震則處於巴彥喀拉地塊的東邊,2001年青海昆侖山地震發生於巴彥喀拉塊體的北端。
『中國一直是地震多發國家,地震活動一直很活躍。』中國地震臺網中心預報部主任劉傑也表示。
地震還是那些地震,只是我們更加關注而已
從統計學意義上來講,全球每年發生約500萬次地震,平均下來每天有1萬多次,只不過絕大多數不被人所察覺。據美國地震學聯合研究會統計,全球6級以上的強震平均每年近200次,7級以上的平均每年近20次,8級以上的平均每年近3次。
既然如此,為什麼大家過去沒有印象呢?
『很多強震都發生於無人區,沒有造成重大的災害性影響。』。2001年青海昆侖山地震是中國近半個世紀來最大的一次地震。但它發生在人煙稀少的西部地區,人員財產傷亡小,很少被大眾提及。
Michael Blanpied也解釋說,盡管全球大地震的次數未超出正常範圍,但這不能回避地震在人口密集地區造成慘烈損失的現實。
汶川地震造成的災難無疑給人們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公眾開始對『地震』一詞高度敏感,開始注意各種與地震有關的信息,原本並無異常的地震,也因此看起來越來越密集。尤其在智利8.8級地震發生之後,有關地震的猜疑越來越多。
有網友聲稱發現了大地震空間上的分佈特徵:『打開谷歌地圖,位置鎖定成都,保持同一經度直接往北飛180度,你發現了什麼?會路過海地,到達智利。智利震中與四川盆地震中幾乎完全對穿。怎麼樣,夠詭異吧?』
在西方世界,充滿地震和海嘯場景的《2012》也不再是一部電影。不少人開辦了可以在『2012世界末日』之前實現救贖的網站和網上商城,出售淡水淨化器、防毒面罩等度過『末日危機』需要的物品。甚至有美國人在非洲挑選地勢較高的地方買地建屋,作為2012年的避難所。
『悲哀!』一位網友忍不住感嘆道,他表示目前地球物理學正受到以星座運勢、風水、易經八卦為代表的玄學,『李四光臨終預言』為先鋒的偽科學,馬太福音預言、佛祖顯靈等壓陣的宗教與神學的多方圍攻,輿論上被壓得死死的,『真是不信科學信電影,不問蒼生問鬼神』。
『其實地震還是那些地震,它有規律又隨機地發生,而且從來不管降臨的地方是人口稠密還是人煙稀少。只不過,因為近年來發生在人口稠密地區的大地震讓我們對地震比以前更關注了。』一位科普作者這樣寫道。
過去即使發生了大地震,你也很可能不知道
『小地震就像刮風下雨,但一場小雨也能摧毀整個社會的秩序。』一名意大利地震局的官員說。
這或許能夠解釋不少國家的政府對地震傳言實施消息封鎖的行為。劉傑承認,每次大地震之前,地震局都能『觀測到一些異常』,但要公之於眾存在一定難度。因為地震預測的成功率非常低,短期預報大概只有10%的成功率。
『每一場地震,都用鮮血增加人們對於地震的認識。』。地震是一種不規律的地殼運動。根據歷史記錄,全球7級以上地震的發生,最少的時候一年不到10次,最多的時候一年可達30多次。具體到某一區域,更是無法確定,可能幾年才發生一次,也可能一年發生好幾次。目前地震學家能做的事情,就是把每一場地震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把握每一點蛛絲馬跡。通過不斷加深對地震的認識,為將來可能的突破打下基礎。
在訊息並不暢通的過去,人們很難知道幾百公里之外的地方剛剛發生地震。1970年的雲南通海地震高達7.3級,但20多年後才在檔案裡解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讓不少訊息閉塞的中國人首次直面地震這一自然災難。2008年汶川大地震更被視為『中華民族在大自然災害中的浴血洗禮』。
北京市地震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公眾誤以為地震頻發與地震報導的透明度增強、訊息傳播速度加快有直接關系。原來中國規定5級以上的地震才報導,國外的 7級以上才報導。而在汶川大地震後,中國地震局要求國內4級以上地震就要對外公布,這無形中也使得地震報導增多。
以玉樹地震為例,地震發生半個小時後,便有20多家媒體趕赴現場。網路、電視、報紙等媒體全方位的報導,使每個人都能獲得相對開放的訊息。
據說中國雖然不是地震最多的國家,卻是地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看來人們在關心地震之際,更應該掌握實用的地震應急知識,學習如何在地震中保護自己。
0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