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6, 2011

清代台灣海峽大型飛碟

呂應鐘 教授



《聊齋誌異》是一部膾炙人口的古典文學作品,為清朝康熙時人蒲松齡所著,共十五卷四百四十五篇,在文學史上它被列為怪奇小說。

事實上,《聊齋誌異》不是一部純粹虛構的短篇小說,蒲松齡不可能憑一人之想像,寫出四百四十五篇包羅了神、鬼、狐、妖和各地各地奇聞異事的作品,所以捨小說之觀點,代之以「古典報導文學」當較為恰當。而如果我們以古典報導文學或實錄的觀點來重讀《聊齋誌異》,會發現原本相當怪誕而不可解的某幾篇,竟隱含著值得玩味的現代觀點。

卷十一〈夜明篇〉就是一例,茲將全文錄於下:「有賈客,泛於南海,三更時,舟中大亮似曉,起視,見一巨物,半身出水上,儼若山岳,目如兩日初升,光四射,大地皆明。駭問舟人,並無知者,共伏瞻之。移時,漸縮入水,乃復晦。後至閩中,俱言某夜明而復昏,相傳為異,計其時,則舟中見怪之夜也。」

仔細研究這段報導,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清康熙時台灣海峽出現過巨型飛碟。理由是這樣的:賈客泛舟於南海,南海即福建南部台灣海峽至海南島之海域,這位見巨物之賈客後來到福建中部,那兒居民都聲稱某天突然大亮,那一天和賈客的奇遇為同一天,可見巨物出現於福建南部台灣海峽海域,距福建中部不遠。

海中生物最大者為鯨魚,浮於水面「儼若山岳」,但鯨魚不會光芒四射,使「大地皆明」,何況船夫對鯨魚應不陌生,不可能不知道海中巨物為何物。

如果我們改用傳聞中的飛碟來解釋巨物,一切現象就完全吻合,因巨型飛碟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水上,由於形狀關係,視之「儼若山岳」,飛碟中央頂部有兩扇窗,透出耀眼光芒,使大地明亮如太陽初升,賈客以為它是海中巨怪,所以將兩扇都窗描述成眼睛。這個巨型發光飛碟不多時又潛入海中,大地又昏暗如常。

這是一次集體目睹事件,除賈客外,尚有船夫數人,而且光照所,福建中部居民也都知曉此怪異現象,只是不知來由而已。近代許多船員亦聲稱常在夜晚海上,看到不明發光體從海中發出,或飛入海裏,可見飛碟現象是古今中外無分軒輊的。

http://www.thinkerstar.com/lu/ufo/ctw253.html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