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September 29, 2011

未解之謎5:人類為何生來就裸體?

達爾文認為人類脫掉毛髮並非自然選擇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呢?他並沒有對此論述;他的支援者認為,人類脫毛是性別選擇的結果,即為了吸引異性。《新科學家》雜誌對此展開討論,分析各家各派關於人類褪掉毛髮的原因。

來源:網易 本文譯自:新科學家 編譯:金明



從現代進化學誕生之日起,為何人類生來就是裸體一直是個充滿爭議的話題。達爾文在《人類的起源》中寫到:“沒有人認為皮膚上沒有毛髮對人類來說是個優勢,人類身體脫去毛髮不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如果不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脫去毛髮呢?儘管書名是《人類的起源》,但是達爾文在這本書中並沒有對人類的起源作出什麼論述。不過,他強調他的有力支援者托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已經就這一問題做了詳盡的闡述,所以他只是在這本書中用了幾頁來描寫人類和其最接近的親戚非洲猿有什麼區別。達爾文在《人類的起源》一書中最後得出結論認為,人類身體脫去毛髮是性別選擇的結果:即男人,尤其是女人,想通過脫去毛髮來吸引異性。

不過,這種理論並沒有經受住時間的檢驗。後來的科學家們認為,自然界有幾千種的哺乳動物,很難想像只有人類這種雄性物種特別偏愛裸露身體的雌性,或者說一種靈長類雄性物種的偏好就能起某種決定作用。如果支援達爾文理論的人無法提出更加令人信服的解釋,那這種理論一定忽略了一些關鍵原因。



1924年,考古學家在南非開普省的湯恩採石場發現一個古猿幼兒的頭骨,這就是著名的湯恩嬰兒頭骨(Taung baby's skull)。人類學家雷蒙德·達特(Raymond Dart)在對其進行仔細研究後提出了另一種觀點。他認為,人類的祖先最開始是生活在樹上的,隨後祖先們又遷移到開闊的平原上生活。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祖先中的男性成為獵人,他們在追捕獵物時身體過熱,於是開始脫去毛髮來降溫。

不過,這種觀點也無法解釋為何其他哺乳動物沒有通過這種方法來降溫。而且,對於哺乳動物而言,毛髮白天可以防曬,夜晚可以抗寒。此外,原始人類的女性並不需要成為獵人, 而失去毛髮只會給她們帶來種種負面影響,比如夜晚較冷,皮膚容易擦傷,嬰兒也沒有毛皮來依靠取暖,但結果恰恰是女性的毛髮比男性更少。

儘管達特的理論盛行了50多年,但後來沒有任何人相信。1972年,美國俄勒岡靈長類研究中心的威廉·蒙塔格納在經過多年研究後遺憾地宣佈,“我們迄今仍無法解釋為何人類具有完全赤裸的皮膚這種獨一無二的特徵。”

不過,1977年,斯蒂芬·傑·古爾德又提出了發育動態持續這一理論。他認為,人類生來就裸體,是因為人的發育成長期比別的動物長,即所謂幼態延續過程的一部分。如果觀察一下初生的黑猩猩,你就會發現,它的身體是光滑裸露的。假如通過幼態延續將這種狀況延至動物的成年期,那麼,成年黑猩猩的毛髮情況就會和我們相差無幾。不過,人類這種通過幼態延續來抑制毛髮生長的方法目前還並不完善。

正在發育的胎兒和典型的哺乳動物一樣會長出毛髮,6~8個月之間的胎兒周身覆蓋著一層細細的茸毛,這層茸毛稱為胎毛,直至出生前才退去。早產兒往往帶著一身胎毛來到這個世界,這也使他們的父母大吃一驚,但除了極為罕見的個別例子之外,胎毛很快就會消失殆盡。

其他少數派觀點包括一位達爾文時期的記者提出的理論。他認為裸體可以減少蝨子和其他有害寄生蟲的寄生。不過,達爾文反對這種觀點,因為其他猿類和大草原的動物都要面對同樣的寄生蟲問題。

1960年,牛津大學阿利斯特·哈代爵士更是開創性的提出,化石空白期的人類祖先不是生活在陸地上,而是生活在海洋中。也就是說,人類進化史中,存在著幾百萬年的水生海猿階段。哈代提出:地質史表明,在800—400萬年前,在非洲的東部和北部曾有大片地區被海水淹沒,迫使部分古猿下海生活,進化為海猿。幾百萬年後,海水退卻,已適應水中生活的海猿重返陸地。它們是人類的祖先。這就是震世駭俗的“海猿說”。他研究的領域是海洋生物學,他發現人類的皮膚不僅是裸露,而且還有一層脂肪,這一點和許多水生哺乳動物很相似。因此他提出,人類祖先正是在這一階段脫去體毛的。但是這種觀點也一直受到爭議,因為人類起源於大草原這種理論早已被廣泛接受。

不過,在上世紀末,人類起源於大草原這種理論也受到了挑戰。1997年,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凱·裏德經過研究後認為,早期人類的棲息地應該包括多種地理環境:灌木、濕地、長廊林和林地等。

不管人類是起源於大草原還是森林,由於人類的毛髮不能形成化石,因此科學家們很難確定人類何時開始失去毛髮。2006年,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人類學家妮娜·雅布龍斯基在《皮膚:一段自然歷史》中提出,在早期人類直立行走進入大草原後,由於大量出汗的需要,他們的身體開始脫去毛髮以使汗水蒸發。她還通過模型,計算出一個原始人類一天的出汗量為13.6升,但是她沒能解釋為什麼在相同環境中同樣出汗的赤猴沒有失去毛髮。

不過,這一問題現在的研究方向已經發生了改變。一些科學家認為最關鍵的任務不是尋找人類裸體的原因,而是要確定人類是何時進化成裸體的。

2004年,猶他州大學的遺傳學家艾倫·羅傑斯和他的同事們寫了一篇關於黑皮素1受體(MC1R)的論文,MC1R產生的蛋白質會影響皮膚和毛髮的顏色。而且這種物質具有防曬作用,我們的祖先應該是具有這種基因後才變成裸體的。通過現代科學,科學家們確定了這種等位基因出現的時間。艾倫·羅傑斯通過計算後得出結論認為,人類進化成裸體的時間應該在120萬年以前,這一時間比之前大多數科學家估計的都要早。

3年後,佛羅裏達州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寄生物學家大衛·裏德提出了另一種看法,他認為蝨子的DNA的變化或許可以告訴我們有關它們宿主的更多情況。 人類頭虱與黑猩猩身上的蝨子在基因上有關聯,而它們之間的區別和人類與黑猩猩之間的區別很相似,但是人體陰部的蟹虱與大猩猩的更為接近。經過研究後,裏德提出我們的祖先應該在330萬年前就失去了身體的毛髮,除去陰部和腋窩部位。這又是時間上的一個巨大跨越。

不過,所有上述觀點都沒有對哈代爵士關於人類是在海洋階段脫去毛髮這一理論產生影響。而且,他的理論還可以解釋一系列人類身體的神秘特徵,比如人類具有兩足、裸體、脂肪層、嗅覺退化等等特徵。如果能夠證明兩足和裸體這兩大特徵出現在同一時期,哈代的理論將會增加更有力的證據。

總之,關於人類為何生來就裸體這一問題還充滿許多爭議,但是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這個問題肯定還將繼續下去。任何做不到面面俱到的理論都不能令人滿意,也不斷會有人對人類進化歷史遺失掉的東西進行追尋。  

http://www.stnn.cc:82/collection/200909/t20090923_1131936.html

0 comments: